今天上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财经报道》栏目记者杨阳等2人,专程采访了我校实验设备处处长、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染色专家和纺织化学家刘今强教授。采访的主题是:欧盟2003年第三号令——“禁止在欧盟市场上使用和销售含铬与偶氮染料的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给我国纺织企业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刘教授在接受采访时首先分析了欧盟出台三号令的背景。他说,随着对环保问题的逐步重视,人们开始对与人体有直接接触的纺织品进行重新审视,发现含有铬与偶氮染料的纺织品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必须给予禁止或限制使用。早在90年代初,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就已作出了相关规定,而去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出了有关偶氮染料的2002/61/EC指令,禁止使用在还原条件下分解会产生22种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 此举对保护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是意义深远的。而当前出台的三号令中所说的含铬与偶氮染料,又称蓝色染料,在我国广泛应用于海军蓝、藏青等深色衣物的着色。可以说三号令的出台对我国纺织和染料业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
在记者问道,三号令的发布对我国纺织和染料业的影响时,刘教授指出,在我国纺织比较集中的浙江一带,出口以德国为主,因此对此也早有准备,影响并不是很大。大部分企业主要是采用以国外进口的染料来代替含铬与偶氮染料,换来的代价则是成本增高而导致的竞争力下降。目前,已有上海、安徽等地在相继研发一种名为活性染料的代用染料,可以尽快填补国内空白,改善这一局面。
在谈到针对欧盟提出的绿色堡垒问题时,刘教授认为,当前我国应致力于建立绿色保障体系,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可以合作构筑保障体系。可以通过建立预警体制来收集并发布有关国际信息通告;可以制订与国际接轨的国家生态标准;可以设立权威的检测机构等等。这些都可以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此外,国家还应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等多种途径,来占据主动权,为我国日后建立自己的壁垒打下坚实的基础。
陪同采访的有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咨询中心、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有关领导。据悉,该档节目将于10月18日上午9:30分首播,下午4:30分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