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半岛平台青少年素质提升社科普及基地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势,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建了以科普志愿者为主体的“红色科普行”实践团,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
4月 22 日、24 日,基地组织科普志愿者们走进杭州市钱学森故居、茅以升纪念馆等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学习感悟科学家精神。志愿者们与茅以升学校的小学生们共同走进故居和纪念馆,通过馆内收藏的珍贵影像、书信、历史文献等资料学习科学家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和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在活动最后,同学们观看了桥梁设计大赛优秀作品,观摩桥梁与工程体验课和桥文化社团活动,感受校园传承和培育“科学家精神”的浓郁氛围。


11月24日,“红色科普行”党员实践团赴宁波屠呦呦旧居陈列馆、谈家桢生命科学教育馆开展研学活动。
在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同学们通过参观“呦呦鹿鸣、依依乡情”,“矢志寻蒿、不辱使命”,“神药济世、造福人类”,“传承弘扬、贵在创新”四个篇章,深入了解屠呦呦教授潜心科研、矢志报国的奋斗历程,以及她为人类健康和国家科学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随后,同学们来到谈家桢生命科学馆参观学习。谈家桢先生从事教育、科研七十余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和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同学们通过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历史留存等展陈内容,深切地感受到谈家桢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坚毅的治学精神及科学报国的爱国情怀。


12月8日,“红色科普行”党员实践团赴海盐县中国核电科技馆进行红色研学活动。同学们通过参观中国核电之路、核电站探秘、核安全与环保、核电站互动、核谐家园等展厅,学习了解我国核电发展的历史,核能基础科学知识;在互动装置和多媒体沙盘中探索科技的无限魅力,在影像资料和宣传影片中感悟“强核报国”的两弹一艇精神。

“谈家桢教授和屠呦呦教授潜心科研、矢志奋斗,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和发展建设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科研精神及爱国情怀令人钦佩、值得我们学习。”“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以这些科学家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科研中,做好基础研究,勇攀科技高峰,今后可以更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参观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实地研学感受更深,受益颇多。

在主题研学的基础上,基地还积极组织科普志愿者们进一步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科普宣讲,打造“红色科普”微课。截至目前,已开发原创“红色科普”微课13节,在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文清小学以及滟澜社区、凌云社区等开展“红色科普”宣讲12次,在校内通过“科普训练营”开展红色科普活动10期,受益学生超500人。通过送“红色科普”进中小学、进社区等方式,有效助力教育“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