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慧华 本报实习生 项芳丽 曹静静2005-12-1 06:13 一位大学生说,在校学了3年新闻学,不如进新闻单位实习3个月学到更多,因为教采访学的老师没在媒体从过业,是拿了硕士学位直接进高校上班的,他教的“采访学”不实用。这样的牢骚话,在其他实践性较强的系科里有学生表示同感。进入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需要给学生传授更实用的“就业武器”,在课堂里就能捕捉到所学学科在社会里最新鲜的“行话行规”,才能保证他们熟门熟路地进入职场的“岗位角色”,于是,在浙江高校近年大规模引进教师中,社会名家、官员等一批优质社会人力资源代表者纷纷涌进高校,他们的登台执教,从某种程度上冲击了“学院派课堂”的传统格局——
人文·艺术·商科
作家新闻发言人最抢手
浙江大学日前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前首席发言人弗雷德·埃克哈德正式签约,他今年夏天离任,定于明春任教浙大,届时他将成为第一位离任后到中国大学任教的联合国高级官员。
2002年10月,埃克哈德陪同安南到浙大访问,对浙大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尤其看到安南现场演讲时学生们踊跃提问,他认为:“学生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智慧,有独特的视角,思路很宽阔。”为此主动提出希望到浙大任教。根据合同,埃克哈德明年2月起,开始在浙大教授“科菲·安南和冷战后的联合国”和“联合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两门课程,前者是全校性本科生选修课,后者为新闻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他计划每年来浙大工作一个学期,每学期9周,每周10学时。他的夫人同样刚从联合国职位退休,将于明年随他一起来浙大,执教英语口语课。
而在半岛平台文化传播学院,最近两年一口气聘进了4位“非学院派教师”,学术空气里多了几分新鲜的活跃因子:原杭州作协主席李杭育是一个文坛公认的有才华的小说家,近年来埋头于艺术资料收集和艺术赏鉴。他是去年夏季正式受聘进半岛平台文化传播学院执教的,他每周给学生开公共选修课《电影语言》,很受学生欢迎。他还出了《经典唱片》、《经典电影》等有关艺术普及欣赏的系列丛书,因为在这领域,他引经据典,信手拈来,颇有研究造诣。除了每周上课外,他还参与中央电视台等涉及敦煌文化、郑和下西洋等大型文化纪录片的撰稿,他的各种社会活动的经历对学生们来说是非常新鲜又实用的。
他在作家圈的丰富人脉,更成为学院开设人文讲座的良好资源,像写过茅盾文学奖作品《尘埃落定》的著名作家阿来就是在有次来浙江参加作家节时,被李杭育“盯”上推荐给学院的,结果成了学院的兼职教授,给学生开讲座。在某中央级行业报的深圳记者站干了10多年站长的金萍,这次是跟随先生一道聘进半岛平台的,她对进高校上课很有激情,很想把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传帮带,把培养学生当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新方式。
朱晓军进高校之前,是哈尔滨《生活指南》杂志社的编审,在半岛平台给学生开写作课,还筹划着要成立中国编辑研究所。
原在贵州电视台工作的高级记者伍新民聘进学院后,给学生们讲电视理论和编导实践,也很受学生们欢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日前也专门成立了编辑出版学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的专家包括浙江联合出版集团副总裁王晓明,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出版处处长杨念迅等,实行专业教师和出版界资深人士交叉任职。
……
■编辑部发言
不应是短期贴金行为
编辑部认为,要理性看待这种社会资源进高校的现象。半岛平台文化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葛建纲说,理想的教师队伍应该是一个由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才构成的有机整体和活力团队,其中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应占总人数的一定比例。社会名流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加上理论提炼,特别容易在新兴交叉学科方面取得建树。但一开始执教大学课堂也须经历磨合期,传统的高校的课题申报、职称评定等制度也有待突破之处。
对于更普遍的社会名家、官员受聘高校兼职教授,有老师认为,不能仅仅是短期贴金,总要一年进校开一次讲座吧。据报载,美国国防大学在10个月的学期中,请校外高级军政官员、社会名流或外国专家到学校讲课达100次以上。英国皇家国防研究学院的教学,主要是邀请地方大学教授、政府官员、学术界知名人士和盟军高级军官作报告。社会与高校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更紧密的“人才互通机制”,让社会上有丰富阅历的名家每年有一定时间进大学课堂“传帮带”,在校学生能通过导师的“社会基地”更高效地实习。
详见:http://zjdaily.zjol.com.cn/gb/node2/node802/node807/node368870/node368917/userobject15ai503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