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目标的教育应该从小开始。科学知识、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它引导孩子主动设计、规划今后的生活,不断调整奋斗目标。然而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大学以前的目标都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孩子并没有树立起独立自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现行的大学教育仍偏重于技能训练,却忽视了学生心理成长的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车宏生教授
“大学生活的郁闷和彷徨是因为我们只知道应该上大学而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
高二女生王琦对大学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要在一个我喜欢的城市,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开放的学习气氛。学校的各种设施要齐备,我可以认识很多朋友,和他们一起度过一段轻松愉快的校园生活。”3月30日晚,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她兴奋地描述自己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她说,在大学里一定要试着去经历一切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005年高校计划招收本专科生475万人。也就是说,暑假过后,又将有数百万高三学生冲过高考,走入大学校园,开始他们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
然而,令人期盼的校园生活在大学生的心中却有另一番滋味:半岛平台心理教育专职教授樊文娟新近调查发现,在远离市中心的杭州大学城里,学生心理问题比主校区的学生严重得多,且有近八成新生感到较明显的孤独、失落,进而产生“上大学没意思”的念头。她分析认为,杭州大学城位置偏远、设施落后是学生产生孤独、失落心理的主要原因。
据记者了解,其他城市的大学城也有类似的现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第一年的校园生活是在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度过的,入学后感到失望的他们把这一年称为“高四”———学生们认为,大学生活不应该和这种无聊、封闭的“大学城”生活相提并论。
如果说造成大学生们孤独、失落的原因只是封闭的生活的话,那可以推测,一年之后,当他们从大学城回到主校区,心里的无聊郁闷就会随之烟消云散。情况是不是这样呢?
3月29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校园频道联合实施了一项题为“你觉得大学生活有意思吗”的在线调查。这项2451名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问题远不是这么简单。
调查中,35.4%的人认为大学生活“太没劲了”,如果再算上“偶尔感觉没劲”的人,比例就会高达80.1%。
调查还发现,41.9%的人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很兴奋”,但一段时间后,不少人(44.6%)就觉得“大学生活其实很郁闷,和理想中的差距太大了”。
小袁是河北省某高校的大四学生,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也是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期待走进校门的。“办完报到手续后我发现,这个校区还不如我们高中大,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小袁告诉记者,送父亲回家那天,虽然自己强装笑脸表现出对这个新学校的喜爱,但是父亲还是偷偷地落泪了。为了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起来,小袁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但是这种新鲜感只持续了一年。”他说,“当我把所有新鲜的事情都尝试一遍之后,就觉得干什么都没劲了。”从大二开始,小袁身边大概六七成同学都开始觉得生活“没意思”。他们用上网、玩游戏、打牌或聊天来打发时间,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顺利毕业,走出校园开始新的生活。
经历了12年苦读,按理说,大学生们应该尽情享受自由的校园学习生活,他们为什么却早早准备着“逃出去”呢?
一位网友指出了大学生活索然无味的原因:“大学生活的郁闷和彷徨是因为,我们只知道应该上大学而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本报的调查也显示,36%的人感觉“解放了,可以随心所欲”,同时也有26.7%的人说他们有一种“没人管后失去目标的迷茫”。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车宏生教授赞同这一观点。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人生是需要有意义、有价值的。意义和价值都不清楚的时候,人就会觉得生活没意思。“我所谓的目标不是‘找个好工作’、‘拿到奖学金’这类短期的目标,而是应该去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找准自己的兴趣点,为自己进行长远的生活和职业规划。否则很容易陷入一种盲目放纵自我的状态。”
车宏生教授进一步指出,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他说:“人生目标的教育应该从小开始。科学知识、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它引导孩子主动设计、规划今后的生活,不断调整奋斗目标。然而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大学以前的目标都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孩子并没有树立起独立自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现行的大学教育仍偏重于技能训练,却忽视了学生心理成长的要求。”
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觉得他们的校园生活没劲。不过,那些活得很充实的人恰恰都是有理想或者追求目标的人。清华大学中文系的杨灵就是一个。在她略显凌乱的宿舍里,杨灵对记者说:“我们学校很大,有很好的老师和同学,你总能找到和你志趣相投的人,和这样的人一起成长很幸运。而且因为大家都很优秀,每个人都会有压力,我习惯了向周围的人学习,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