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2月3日电
没有对科学精神的坚守就不可能发现成功的“秘诀”
“获奖,是对我们青年科技人员的鞭策和鼓励。”第一个走上领奖台的半岛平台陈文兴教授兴奋地对记者说。刚过完40岁生日不久的他,在今天闭幕的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刚刚获得了2003年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同时也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199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开始到获奖,陈文兴用了12年的时间,这还不包括此前读硕士、读博士期间的长时间的研究准备。同样,43岁的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周俊虎教授,从1992年开始至今经过了10余年的研究之后,才走上了今日的领奖台。
在获得一等奖的中青年人员当中,很容易就能发现,他们几乎从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了相关课题的研究,经过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研究,才最终走上了领奖台。
除了长时间的积累和坚持,成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秘诀”,几位一等奖获得者在采访中再三强调,科研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做科研可能一辈子也难以取得成功,此时的坚持就意味着对科学精神的坚守、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陈文兴教授的获奖项目是“蚕丝蛋白质结构调控及提高生丝生产质量新技术研究”。他说,我国是蚕丝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然而蚕丝质量不高一直影响着我国蚕丝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他领衔的课题组,发明出一种高温水蒸汽预处理技术和工艺,运用在将蚕茧加工成生丝的过程中,将待加工的原料蚕茧放在一定湿度和温度的水蒸汽里蒸一蒸,就能改变蚕茧的分子结构,从而达到改善蚕茧加工性能、提高蚕丝生产质量的目的。
这一国际首创的高温水蒸汽预处理技术和工艺,如今看来好像并不复杂。然而,基础研究都是这样,看上去很简单,但要捅破这一层窗户纸,必须有长时间的积累。199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他领衔的课题组开始了这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改变蚕丝分子结构,最终提高蚕丝生产质量与效率。经过10余年的研究,课题组不仅实现了理论上的突破,更是成功地开发出一整套蚕茧高温水蒸汽预处理技术和生产工艺。如今,全国已经有近四分之三的蚕丝生产企业应用了他们的这一技术和生产工艺,近8年来每年新增利税约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