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不断普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层次水平低、遇事难解的尴尬。刚刚完成的一份权威调查报告显示,浙江高校6成以上心理教师为初学者,八成心理教师未受专门培训,咨询技能不高,当前最迫切的团体咨询等手段还未起步,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变化的需要”。
◆现象举例◆
现象一:来自温州的小王,家庭富裕,但从小父母离异,看到同学的信用卡、钱包总想去拿,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还被学校发现过两次,现在连寝室都不敢回了。一心渴望解决困惑的小王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不料,老师只简单地问了几句,好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小王只得失望而归。
现象二:杭州几个二级学院的辅导员老师告诉记者,一个1000多人的学院一学年总有几个因为心理问题被退学或者送往医院治疗的,多的学院一学年可能有四五个学生被送医院。
◆可喜开端◆
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普及
日前,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推出一个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的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半岛平台樊文娟教授说,他们通过对省内26所高校心理教师的调查后认为,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开始普及,各高校均能通过各种形式来“排除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其普及率较高的手段包括“课堂教学”、“个别咨询”等5类。如课堂教学和个别咨询的普及率分别达到了96%和90%。
◆主要问题◆
团体咨询师仍普遍缺乏
但是普及不等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被视作“最为迫切”的团体咨询师在高校普遍缺乏。
调查显示,高校心理咨询中,大学生咨询最多的问题依次为:人际关系问题(84%)、恋爱问题(57%)、神经症(44%)、情绪问题(36%)和学习问题(36%)。“人际关系的不适和困惑成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首要问题。”樊文娟说,而团体咨询则是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团体咨询指由一位咨询员对数位咨客进行咨询或治疗的一种方式,它主要是利用由众人形成的社会情境和团体成员的互动、互知、互信,增进咨询和治疗效果。调查显示,对于“哪些途径开展得比较成熟、规范”一问时,“团体咨询”被选率只有16%。
心理教师缺乏必要技能
樊文娟认为,除了各高校未充分重视团体咨询外,心理教师缺乏必要的技能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调查发现,高校心理教师60%是初学者。此次接受课题组问卷的成员中,仅14%进行过心理咨询专门培训。课题组同时发现,高校心理教师接受的各种培训中都有“重理论、轻实践”,“重低层次技能、轻中高层次技能”的通病。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低层次的个体咨询技能与心理咨询专业化标准“还有一定距离”,较高层次的团体咨询自然难以起步。
心理教师基本上是兼任
现在高校中心理咨询老师一般为从事思政工作的老师,多为兼任。浙江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浙大教授马建青说,我省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20%左右,而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比较落后,像浙大总共只有20多位心理咨询老师,而且基本上都是兼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