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蚕作为生物反应器制备口服基因工程药物,半岛平台生命科学院的张耀洲教授正在做的,是一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开发。
1989年博士毕业,张耀洲就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他提出的研究思路尽管在人力上得到了所在学校的破格支持,但经费还得自己想办法。
“开始的时候,我手中只有1600元钱,”张耀洲说,“没有仪器,就从单位、从朋友处东借西挪。一台高压液相质谱仪价值4.5万美元,就是我从朋友那里借钱买的。”最困难的时候,为了贷到必需的60万元贷款,他瞒着妻子把家里的房子抵押了。
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张耀洲开始向省里的研究基金提出申请。尽管大多数评委都对他表示支持,可是少数专家认为这项研究不可能实现,结果连续两年,张耀洲一无所获。现在回忆起来,张耀洲感慨万千:如果当初能够得到基金的支持,大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抱着对自己研究方向的坚定信心,他继续通过各种途径申请经费,解释,说服,甚至央求。就在最困难的时候,浙江海宁丝绸公司的陈景清经理出现了。听完张耀洲的介绍,他马上意识到,这个项目一旦取得成功,对家蚕的产业链是一个巨大的拓展,“将开辟几千年来蚕丝业的第二条丝绸之路。”他当场决定投资300万元,并在最短时间内首期拨付59万元。“这可是我救命的稻草,”张耀洲说。
张耀洲教授买光了杭州城里的6000只小白鼠,接下来是更昂贵的猕猴试验,仅这一项就把300万元经费花得精光。试验结果出来前的那天晚上,他站在福州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所边上的小山上,心里暗自祷告:“猴哥,拜托你了,你的血球指标上不来,我这个山可就下不去了!”结果很理想,张耀洲兴奋得一晚上没睡。
张耀洲庆幸自己的好运气。他说,如果不是生活在浙江这片科研的沃土,他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回顾自己的科研之路,张耀洲呼吁,我们的科研环境应该有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宽松氛围,对于那些有分歧的项目不要一棍子打死,应当给那些还处于“婴儿阶段”的项目多一些呵护,多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