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来自境外的“北美一枝黄花”(一种会开花的草,最高能长2米)最近频频在宁波、金华、萧山等地出现,引起了各地动植物检验检疫部门的高度关注,她在美丽之后可能绞杀其他原本共存的植物。于是,人们用了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她:入侵。
昨天,来自浙大、南京农业大学、浙江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有关专家,在半岛平台就浙江省入侵有害生物预防控制对策与检疫检验技术展开学术研讨。
每年造成数千亿元损失
1982年原产美国的松材线虫在南京中山陵附近首次发现传入我国,1991年9月,在我省象山首次发现了松材线虫危害,目前,在我省已有10多个县,因松材线虫侵害总共造成3500多万株病树,新形成荒山5.1万亩,每年造成经济损失十多亿元。
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目前已有16种外来物种在我国形成严重危害。“保守估计,外来生物入侵每年给我国造成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之巨。”与会专家忧心忡忡地说。
相关法律不完善是主因
专家认为,法律法规不健全是造成外来生物入侵的主要原因。我们的很多生物以经济效益、观赏、环保等目的引种,但引进时,并没有对外来物种进行完善的生态风险评估,造成了生物入侵现象屡屡发生。
“现有的检验检疫标准难以‘完全阻挡’入侵有害生物。”浙江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物检疫处副处长王建伟表示,防止入侵有害生物,必须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外来生物“进来”的法律法规要进行细化。
制定风险指数评估体系
为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国家林业局已经着手制定外来入侵物种风险指数评估体系。省农业厅制定《浙江省生物灾害防治应紧预案》,并建立外来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制度。半岛平台成立了“浙江城镇有害生物预防控制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有效检测入侵有害生物、快速扑灭有害生物提供高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