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东 本报通讯员 胡文昌
浙江工程学院时装表演专业三年级学生陈瑛最近忙得够呛,在第九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东南分赛区的决赛中夺冠后,她马上又投入了紧张的西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据了解,西博会开幕当天,该院有150名学生模特在“人间天堂”晚会中,身着由她们同学设计的服装,演绎“锦绣钱塘”时装秀。
作为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邹奉元教授如今充满了收获的喜悦。因为不仅时装表演专业的学生经常在各项模特大赛中获奖,服装设计班的那些准设计师们也不时有荣誉“进帐”:徐成在第十六届“新颖龙裳”时装设计大赛中获创作组冠军;王碧波的作品《缀》以及王亚云的《自然》获得了第九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提名,他们两人还将参加11月份的北京总决赛……另外,今年该院的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工程和染织艺术设计等3个专业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100%。
很多人认为,服装与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可以有很多种,有的执着艺术,有的追求实际。不过在邹奉元看来,太艺术就会曲高和寡,而太实际则失去了创新的动力。他认为,1996年之前学校教学模式方面经常面临这样的困境,毕业生不是“能文不能武”就是创造力贫乏。因此,他们提出了“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即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创意设计与产品设计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修订教学大纲、调整课程体系,将改革引向深入。
“三结合”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艺术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既注重教育教学的先导作用,又关注市场取向。在两种价值之间寻找一个支点,也就成了7年来浙工院服装与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整体定位。他们的做法是,师资先行——一方面引进懂市场的专业人才,像服装设计专业20多位教师中,有1/4人是从企业转行过来的,系主任戴建国在1996年调入前,还曾担任省服装工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把教师送出去培训。邹奉元笑称,他虽是书生,但对企业决不陌生。1992年他南下深圳,在当地华丝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设计中心任职;1994年,他又被派到香港的JMT公司,学习女装高级成衣的工艺流程、技术、品质管理等内容;1997年至2001年,他还是宁波杉杉集团的技术总监。另外,学院还鼓励教师利用空余时间承担企业的横向课题,目前全院约有60%的教师已开展了这样的合作研究。
教师流动了,课程当然不能不改。1996年恰好又碰上学校新一轮课程计划调整,乘着这股东风,结合服装业市场的转型,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始了渐进性的课程整合。学院第一年就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手术”‘新增了诸如品牌设计、CAD技术等内容。其中品牌设计这门课,当时的服装业目光还聚焦在服装本身上,品牌设计教学却开始引导学生建立一种整体观,注意服装与环境等的关系,让学生们收益匪浅。
在浙工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是最自由和潇洒的,逛马路居然也成了他们学习的一部分,而且几乎所有任课教师都要求学生经常逛街。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法常令其他院系的学生羡慕不已。去年毕业留校任教的周伟每每回忆起学生生活,总是充满了眷恋。她说:做学生的时候,时间多,经常可以逛街、为自己设计服装。杭城的几家时装店看得不够,就跑上海。“看大师,看市场,把握一个结合点”是周伟小小的心得。因此,逛马路就成了学生们练眼力,看服装面料、款式、色系、细节、买点的最佳途径。
2002年,周伟的8件毕业设计作品荣获全国服装设计大赛“新人奖”第二名,她给自己的评价是“做工考究、比较有内涵”。邹奉元说,他们培养的学生就是既懂设计,又懂制作,既不能过于新潮,也不能过于保守。很显然,这位由工科“偏转”艺术的当家人,骨子里有一种执着的“为人生的艺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