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们到浙江工程学院去采访时,碰到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的一位副院长,他递上一张名片,然后他说:“错了,错了,这是我公司的名片,这张才是我当老师的名片。”原来他同时还是一家机械公司的董事长。听他介绍,在该校,像这样有双重身份、甚至三重身份的教授和学生为数不少。在书斋里,他们著书备课,求学问知;走出书斋,他们又是一个个同时拥有厂房、设计室、专卖店,能随时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贸易业务,同时让腰包也变丰盈的“老板”。书生意气 好经商有两组数据不经意间成了佐证:杭州这座“女装之都”,西博会期间大放光彩的是特色鲜明的学院派服装,杭派服装业的设计师、创业者中有60%来自浙江工程学院的教师及毕业生。浙江工程学院今年适逢105周年校庆,新老校友纷纷返校联谊,大家一碰面,不得了,到场的40%校友都是“老板级”,当然“吨位”有大有小。更奇的是,他们大多不是出身“名门”,多就读传统专业,像纺织、服装、染整、营销等等。就拿染整专业来说吧,有好几个学生毕业五六年后,就成了资产上千万的总经理,可当初他们入读这些专业时,有的还心不甘情不愿呢。他们并非在蜜罐里泡大的富家子弟,“发家史”有的是从租住几平方米的小屋、踩着两台缝纫机开始的。这群走出书斋的师生创业者,书生气让他们有着高贵的头颅,视野所及,皆是不愿流俗,利剑所指,俱为心思独到;书生气让他们懂得学无止境,他们宁愿把失败当作一种前进的动力,不肯轻易跌倒;书生气也让他们志向更高更远,锁定最先进的资讯与科技服务于自己一手打造的企业……他们创业动力在哪里?大学教育又为他们做了哪些积累?对有创业梦想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最有价值的忠告是什么?读完他们的故事再说吧。剪影1思想者李加林成功名片李加林杭州中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总设计师;浙江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创业资本2万元起家,在浙丝迎宾楼租了10平方米的房间,买一台电脑。成功索引1979年考入浙江丝绸工学院,就读纺织品设计专业,这是国内第一个纺织品设计本科。毕业后到丝织式样厂、浙江经济技术开发公司、留校任教,和浙江巴贝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合作等。1997年开始“现代织锦”织物的研究,1998年2月“高密度全显像织物工艺”的系统组织结构组合法,模式被初步确立。同年8月,世界第一丝织长卷《清明上河图》(初稿)试制成功。同年申请专利并获多项上海“基尼斯”纪录。《清明上河图》被中央领导作为国礼先后赠给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等政要,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等收藏。2000年4月,杭州市科委高科技风险投资100万元,开始组建杭州中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2001年6月,我国第一幅仿真彩色织锦画《富春山居图》问世。2002年7月,获彩色织锦国家发明专利证书。闪亮瞬间读大学时,当时浙江工程学院(原浙江丝绸工学院)的朱新予校长提倡改革,艺术类招生工科培养。但你难以想像一个艺术类学生怎么搞起了结构,搞起了技术,这就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精力学习、追赶。有些东西不要觉得不可能就不做了,其实,你努力了,肯定能成功。传统的都锦生织画颗粒粗,大部分颜色是画上去的,只有少部分颜色可以织出来,而且画面没有立体感。我们的丝织像,运用三原色原理,能逼真再现绘画和照片原作的笔墨神韵,就连人物细微的神态过渡也能惟妙惟肖,成为我国纺织业中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荣誉无数:10项专利,第一、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金奖,科技部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等。创业感言启发慧眼胜于培养巧手畅想未来把优秀的东方丝织艺术传达给全世界剪影2海归派吴越明成功名片吴越明杭州人,史陶比尔(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纺织工程博士。成功索引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批大学生,1982年毕业于浙江工程学院(原浙江丝绸工学院)丝织专业;留校任教2年后,经培训,于1985年赴法国牟鲁兹国立纺织工程师学院,获纺织工程博士学位;1997年10月22日,在杭成立法国史陶比尔集团的分公司史陶比尔(杭州)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闪亮瞬间工科院校必须跟社会有更多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我进大学前曾作过很长时间的机修工,有良好的机械知识;在学校时,我也学过开织布机、打结头。当我进入职业生涯,这些就显得非常重要。我被猎头嗅中,到了史陶比尔,就是因为我具有机械和纺织的双重背景。史陶比尔集团是一家欧洲百年企业,世界著名的纺织设备制造商,早在20世纪80年代,史陶比尔集团就开始在中国大陆进行销售工作。作为史陶比尔在欧洲以外的第一项工业投资,史陶比尔(杭州)有限公司面临国内的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差异。欧洲文化讲究准确严谨,东方文化则讲求含蓄、模糊,我的作用就在中间,使两种文化找到一个结合点。公司完全按照欧洲理念建立,力图建立带有史陶比尔文化又融入当地文化的强调员工的个人素质,史陶比尔的员工必须掌握3门基本技术:语言、计算机和驾驶。公司所有传真、文件都用英文书写,也鼓励员工学习法语;企业没有专职司机,每个懂得驾驶技术的员工都能为客户迅速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创业感言我的人生不能说成功,但还算比较顺利,但顺利的每一刻都是努力得来的。在欧洲,生活非常优雅,一周35小时工作,还有休假,我们公司就在阿尔卑斯山边,附近的雪水湖,比西湖还大,湖水清澈见底;而现在,我晚上经常7点多才回去,周末还要工作,但我非常充实。对在国外生活、工作多年的人来说,能回国工作是种幸福。剪影3设计师张义超成功名片张义超杭州薰香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设计师。创业资本16万元闪亮瞬间我于1990年从浙江工程学院(原浙江丝绸工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留校,创办了杭州格莱特服装公司,任经理,开始了服装设计、生产、管理的第一次体验。1998年,带着全部积蓄,我和同事组成拍档,租了胡雪岩故居附近一间200平方米的房子,小作坊从8台缝纫机、16个工人开始,向梦想进发。1998年4月20日,小作坊第一天开张时,第一批货50条连衣裙是在其他公司的档口寄卖的,可生意出奇地好,1个月以后,便开始盈利;缝纫机从8台增加到16台,再到100多台。这时,我们都觉得,企业要做大,得有自己的品牌和定位。当年9月,定位于30岁左右成熟女性的品牌女装“薰香”,在杭州新生路市场悄然露面。这一品牌讲究自然、端庄、秀雅,又略带休闲意味,线条力求简练,造型修长清丽。取名“薰香”,还是我的创意呢。古书上经常有这样的情节:做大事或参加重要活动之前,要香薰、沐浴以示郑重。你瞧,我们从店面装修到卖场布置都古色古香。1999年8月,薰香服饰推出第二个品牌“香粉格格”,定位于20多岁的女子;1999年底,薰香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被评为“杭州十大女装品牌”,我也被评为“十佳设计师”;而2001年11月,“薰香”开始亮出以前卫、另类为风格的品牌———“99度”。这两年多,“薰香”从小铺面升级到专卖店和展示厅,在全国有200多个网点。创业感言赚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工作没有因为成功而有所停滞。我是劳碌命,就像神话中那个不断往山上运石头的西西弗,停不下来了。本报记者王慧华见习记者林丹实习生劳国强 2002-11-12 摘自《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