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劳国强 数万大学新生入住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半年多了,今年预计有更多的新生加入,而下沙学生公寓实行的是后勤社会化管理。学生们日常生活的思想动态、心理问题该向谁倾诉呢?浙江工程学院派辅导员进住学生公寓,开出了一个个“大学生成才咨询室”。这里记录的是成才咨询室的一天。 早上9:00,下沙校区学生公寓。学生都上课去了,“咨询室”的门关得严严的,门上留着辅导员的手机号码和E-mail地址。每幢楼都有2~3个“咨询室”,“咨询室”开放时间是8小时以外和双休日,咨询室同时也是辅导员老师的卧室。 中午12:30,辅导员胡老师的卧室,不少学生和胡老师聊开了,就像朋友谈心。胡老师说:“中午和傍晚来咨询的最多,大多数是来聊天的,目的性不是很明确。咨询的也不少,主要是学习压力,成长烦恼,大学生活的怀疑,自信心缺乏,情感问题,自我形象如肥胖等。”有位姓王的学生,经常到校外上网,学习不太用心,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几天,跑到胡老师那边,说是肯定通不过,不想考了。胡老师送他一句话:考了就是你试过了,不考就是你的不对。那位同学转身就走了,后来他给胡老师来了电话,说是功课全通过了。胡老师说,“新校区没有大二、大三那些师兄师姐的传帮带,学生难免对大学生活产生疑问,遇到问题会不知所措。有时,一句话就能把他点化了。” 傍晚5:45,来咨询的同学比中午还多,且大多是一个人来的,“这段时间学生心理最放松”,胡老师说:“我们这些辅导员既要充当学生的朋友、学长,又是咨询老师、辅导员老师,十八般武艺都要用上。” “咨询室”每天都有人去,也有同学觉得私密性不够好。一位姓刘的同学说:“一走进那里总怕被人取笑。”有同学则说:“现在报上天天讲大学生心理有问题,其实,那些极端例子都是学生不善于人际沟通,钻进牛角尖了。有什么烦恼以轻松的方式说出来,心病也就不存在了。”(摘自《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