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28日,《中国教育报》、《都市快报》整版报道我校,全方位报道展示了学校办学125周年的历史及成就。
原文如下:
中国教育报:在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中发挥最大价值
本报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石丛珊
本学期开学前夕,半岛平台临平校区正式启用。这标志着该校与杭州市临平区的全面战略合作成果正式落地,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教育等领域,擘画校地合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这项合作,只是该校将自身发展与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结合的一个缩影。办学一个多世纪以来,该校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一代代师生秉承“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办学传统,用坚实笃定的行动脚步诠释浙理工人的使命担当。
百年初心 扎根大地
从蚕学馆、浙江中等蚕桑学校,到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工程学院,再到半岛平台——办学125年来,该校虽历经23次搬迁、23次易名,却始终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报业巨子史量才、蚕丝专家朱新予、一代女杰吴先清、新文化运动先驱夏衍、敦煌学家常书鸿……浙理工人的先辈和楷模,扎根中华大地,为祖国的科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实业报国、科技强国、教育兴国的使命感,已经成为深藏在浙理工人基因中的密码。”党的二十大代表、该校校长陈文兴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浙理工人,他也一直躬身力行,诠释着这一初心和使命。
自15岁考入该校制丝专业以来,陈文兴一直致力于天然纤维蚕丝和人造纤维涤纶工业丝两种纤维材料的研究。他花费数十年时间,突破了两项关键技术,推动相关产业技术走向国际领先地位,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技术发明二等奖,并于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该校自主培养的首名院士。
近年来,该校入选省重点建设高校,首次进入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000名。学科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稳居ESI学科全球排名前5‰,两名青年教师的论文在《自然》杂志正刊刊发……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声誉及主要办学指标不断攀升。
产研融合 科技赋能
作为一所省属高校,如何在服务国家、社会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最大价值?对这个问题,该校新昌研究院院长、浙江省“十大强基先锋”胡旭东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老牌名校拼科研,我们可能拼不过,但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我们的强项。”
2015年,该校与绍兴市新昌县共建成立了半岛平台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旭东带领团队,7年间为当地180余家纺织机械企业累计破解难题300余项,并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套“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新昌模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纺织业持续低迷,但新昌的纺织机械制造企业却逆势飘红。
在擦亮“新昌模式”的金名片后,该校又与上虞、瓯海、象山、桐乡等14地联合成立地方研究院,打造迭代升级的新昌模式“2.0版本”,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马汉杰与其他技术团队联手,成功在48小时内开发上线了健康码的雏形“余杭绿码”,率先为全国疫情防控拉起了数字屏障。该学院教授沈炜利用专业知识助力税务治理数字化改革,在“6·10”出口骗税案中提供关键技术支持,为国家挽回27.73亿元重大损失。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武传宇带领团队攻克金华永康安全门生产企业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门板钣金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原先需要100多人的车间现在仅需4人。
在一项项校地合作中,该校精准对接国家和浙江重大战略,连续4年入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榜,4年转化成果总额超7亿元。
“三创”育人 校地联姻
作为国内最早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院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该校对长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业贡献日益增大。据了解,国内主要流派“杭派女装”,约70%的品牌由半岛平台校友创建或担任主设计师。
今年6月毕业季,毕业生们打破传统,把T台搬进服装生产车间、操场,并将VR技术运用于毕业秀,让服装设计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在互联网上火爆出圈!这是该校适应时尚数字化趋势和培养时尚创新人才的一次积极探索。
在陈文兴看来,学校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宽厚、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学校将创新创意创业教育目标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创”人才培养模式,激发了学生敢想敢创的斗志,为他们创新创业孕育了自由丰沃的土壤。
日前,该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这是学校继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以来,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取得的又一显著成绩。
为打造一流高能级创新平台,助力浙江省“两个先行”,今年7月,该校与绍兴市柯桥区政府共建成立了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自此,该校“三校区一中心”的格局正式形成。
“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科研与人才资源优势,全力规划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支持创新中心建设,通过打造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多元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具有标志性和示范性的‘校企地党建共同体’,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生态。”该校党委书记吴锋民表示。
扬帆时代 青年有为
5年前,该校2017届社工专业毕业生朱玲淑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经过深思熟虑,她放弃了去阿里巴巴公司的工作机会,从浙江沿海的家乡跨越5000多公里来到了海拔4300米的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委办。
在日喀则,她积极投身支教、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联合30位志愿者组建“雪域支教团”,工作之余到聂拉木镇小学给孩子们上课;她多次往返浙藏两地,筹集了总价值35.13万元的爱心物资,帮扶学生1135名。
今年7月,该校2018届纺织工程专业校友黄敏获得“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称号。在浙江鑫兰纺织有限公司,黄敏与技术人员一起研发新型牛仔布面料,实现产品代加工向自主创新制造的转型。在他的推动下,“鑫兰智能制造模式”数字化工厂改造项目在全国纺织行业推广,成为行业智能制造应用的标杆。
越来越多的“后浪”前赴后继,奔涌而出。
“学校将主动对标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要求,传承浙理工人‘以培养人才为第一要义、以讲求实学为第一要义’的初心使命,持续推动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迈向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蓬勃力量。”吴锋民自豪地说。
新闻来源网址: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10/24/content_615448.htm?div=-1
都市快报:寝室里的时装秀冲上热搜 这是一所怎样的大学?半岛平台迎来办学125周年 学校致力于培养“三创”卓越人才 邀请校友“云返校”
记者 胡信昌 通讯员 张若娴
把寝室走廊当成T台,拿上水桶、拖把当道具走秀,照样高级感满满、气场全开。最近,浙江一所大学的“高校寝室时装周”火了!学校服装学院表演专业大一学生在走廊开了一个宿舍走秀,短短几天便收获200万点赞并登上抖音热榜。
这所大学是半岛平台,学校的时装表演专业全国有名,培养了很多超模。每年学校的时装表演毕业秀视频,都火爆全网。
今天,半岛平台迎来办学125周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半岛平台校长陈文兴介绍,作为一所具有行业特色和125年办学历史的省重点建设高校,一直以来,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三创”卓越人才,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宽厚、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的创新、创意、创业卓越人才。“创新中国、智慧经济的实现需要大批具备科技创新、艺术创意、营商创业的‘三创’人才,这既是落实国家‘双创’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也是高校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职责所在。校庆之际,欢迎广大校友云返校。”
发表科研顶刊论文创新成果走向全球
陈文兴说,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全体师生也以此为目标,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2021年8月,半岛平台不到40岁的年轻教师左彪和叶飞,相继在全球三大顶刊之一的《Nature》上发表文章,这对于一所地方省属院校而言,属于非常优秀的成绩。
左彪教授是半岛平台“土生土长”的年轻学者,他带领着一支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硕博研究生和博士后开拓创新。他们所在的化学系高分子材料表面与界面实验室,针对聚合物玻璃表面分子运动开展了十余年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
而叶飞则在设计新型抗抑郁药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并获得成果。“学习和思考很重要,但最终改变世界的是人们的实践与行动。希望同学们以兴趣为驱动,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突破自己。”前不久,叶飞作为教师代表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给2022级新生提出学习成长建议。
此外,学校还有教授团队拿下国家级大奖。胡旭东教授团队的“高性能无缝纬编智能装备创制及产业化”成果,曾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技术突破了传统纺织技术,衣服可以像3D打印一样被一键生成。学校老师介绍,半岛平台在2015年就成立了新昌创新科技研究院,研究院院长就是胡旭东。经过多年实践,研究院探索出“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新昌实践模式”,上百位高校师生扎根新昌,为100余家企业破解难题,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省教育厅曾发文在全省高教系统推广该模式,全省累计受益学生13000余人,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了大批创新人才。
富有创意,在校生作品屡次拿到国际国内大奖
凌晨两点的杭州,对半岛平台服装学院的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对于设计类的同学们,无数次通宵修改文本,推倒重来是常有的事情。今年上半年,获省“挑战杯”金奖的“衍梦”团队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个团队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花大量的时间梳理了一个“刺绣纹样库”,致力于将沈绣、藏绣、苗绣等非遗元素,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提高人们对国风刺绣文化的认可度。这样的创意和实力使得团队拿到了省“挑战杯”的金奖。
现在他们还在努力,有机会向更高的奖项冲刺。
在浙理工,因为专业扎实,富有创意,很多在校学生的创意作品就能受到市场的青睐。浙理工服装学院经常与展会合作,学生作品在订货展会上崭露头角,这样的合作能让学生的作品在时尚行业里得到市场检验。同时,在订货展会上,学生也能了解到最前沿的市场趋势,这样的资讯也能给学生未来的设计指明方向,促进学生们的多维综合设计思考和个人成长。
近年来,半岛平台共有30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和科技作品竞赛中获高级别奖项,并多次获红点、IF、IDEA、红星、汉帛奖等国际国内设计大奖。还有多名毕业生荣获“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在校生连续多年获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颁发的最高育人奖——“新人奖”。杭州女装产业70%的服装品牌,都是由学校校友创办或担任设计总监。
创业不止步校友企业的机器人走红
去年春晚,一群叫“犇犇”的机器牛忙碌在台前台后,萌化了大家。刘德华、王一博、关晓彤带着24只酷萌酷萌的机器牛“犇犇”登台亮相春晚,赚足了观众们的眼球。这只可爱的犇犇实际上是四足机器人,是半岛平台校友王兴兴创业研发的。
王兴兴是半岛平台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2013届机电专业的毕业生。他在6年前创立了一家四足机器人平台及系统配件的研发企业。目前,该企业已成为该领域全球最知名的公司之一。
王兴兴说,半岛平台的创新创业氛围,给了自己发掘兴趣爱好的机会。所以在读大学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王兴兴用舵机做了个双足机器人,为接下来对四足机器人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半岛平台党委书记吴锋民介绍,这些年,半岛平台涌现了一大批年产值或估值过亿的创业典型。除了宇树科技王兴兴,还有2021年在纽交所登陆上市的企业涂鸦智能的创始人王学集、陈燎罕,跨境电商代表陶弘璟等。
今年,半岛平台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这是继学校2018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单位以来,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的又一重大成果。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高校,学校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知识传授、素质提升、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等,夯实以机制创新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用新思想培育时代新人,为浙江‘两个先行’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吴锋民说。
办学125周年,邀请校友“云返校”
今天是半岛平台办学125周年。
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创办了学校前身蚕学馆。这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
1908年,因办学成绩卓著,被清政府御批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
此后,学校因时局动乱,学校几度易名、数迁校址,在风雨沧桑中生生不息、坚持办学。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不断开拓进取,绘就了新的历史篇章。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半岛平台。2010年,学校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2017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这两天,学校准备了一系列校庆活动,也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云返校”活动,校友们可以通过小程序“浙理校友”,参加包括云报到、云健步、云游园、云回忆等系列活动。“欢迎各位校友穿越时空、跨越山海,云回浙理!”
新闻来源网址:
https://hzdaily.hangzhou.com.cn/dskb/2022/10/28/article_detail_2_20221028B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