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都市快报客户端报道我校建筑工程学院杨小峰老师在杭州市区发现昆虫新物种。
原文如下:
杭州市区发现昆虫新物种!“昆虫爱好者”半岛平台建筑系老师杨小峰在植物园有新发现
说到昆虫,估计很多自然爱好者都很喜欢,但也有人对它望而却步。
近期,由东北林业大学吴俊博士主笔,半岛平台建筑系教师杨小峰提供行为学描述的一篇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权威期刊《ZOOTAXA》中发表的论文受到不少昆虫爱好者的关注。
杨小峰老师在杭州市植物园里发现了一个昆虫新物种,它的完整学名为:Pseudonagoda zhejiangensisWu, Yang & Han, 2022。最近,它有了中文名:浙江拟纳刺蛾。
小毛虫身上的配色有点像青瓷的颜色,身形是非常规则的几何造型,大体呈一个左右对称的五面体。它由一对三角形侧板,一对三角形背板(拼成一个弯折的长梭形)和纺锤形的柔软底板组成。
这是2020年7月,杨小峰老师在杭州市植物园夜观中发现的。多年来一直爱好昆虫观察的杨老师,一下子被这个新奇又软萌的小家伙吸引了。“不需要任何艺术加工,它就是一座小型建筑的模样。这是我离仿生建筑学最近的一次了。”看到这个小毛虫,杨老师的建筑细胞和昆虫细胞瞬间合体了,小心翼翼地把它装进袋子,带回家细细观察。
回到家,杨老师把幼虫摆到桌子上,看着眼前的幼虫,他甚至还猜测这不是地球上的虫子。杨老师忍不住轻柔地触碰幼虫时,这动作忽然刺激到了它,它开始剧烈地左右摇晃起来,并伴随清晰可辨的“咔咔”声。
由于它的身体基本上是浑然一体的,也只能靠腹部肌肉的调节,使得背部做出拙朴的摆动,像舞厅里的新手一样。趁着幼虫舞兴正浓的时候,杨老师把它头部方向的叶片不断向后弯。一会儿,它的脑壳就从头套下面露出来了,真相大白——幼虫正在用上颚疯狂地来回刮擦叶片,咔咔声就是这样发出来的。
有了这样的新发现,杨老师十分激动,马上咨询了东北林大做刺蛾研究的吴俊博士。
这个可爱的毛虫是刺蛾科的幼虫,也就是俗称的洋辣子。洋辣子蛰人是非常疼的,但是这只毛虫身上并没有毒毛。“它应该是洋辣子里的和平主义者。”杨老师笑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养护,这只小毛虫开始慢慢化蛹,吐丝—结茧—成虫羽化。
巧的是,2021年9月,杨小峰得知好友在杭州植物园夜观的时候也发现了一只极为相似的幼虫,新来的幼虫和自己去年采到的一模一样,但是个头小一点。根据这个时间推测,它可能是本年第二代的倒数第二龄幼虫。“看来我们杭州的生物多样性有着巨大潜力。”
杨小峰把幼虫和去年羽化的成虫标本塞进离心管,一起寄给了吴俊博士。
没想到,吴俊博士几天后发来惊喜消息:DNA测序表明幼虫和成虫是同种,而解剖后的形态学证据表明,这是一个刺蛾新种。并且,它属于刺蛾科一个非常冷门的属(Pseudonagoda),该属此前世界范围内只有两种,分别在赤道附近的苏门答腊以及它北边的安达曼群岛,两种各仅有一只雄性标本。杭州作为第三种的模式产地,距离上述两种直线距离超过3500公里,从热带跨度到北亚热带,具有重要的生物地理学意义。
作为惯例,将发现地浙江作为种加词(汉语拼音加拉丁化词缀),杨小峰老师的姓氏留在了定名人中。
它的完整学名为:Pseudonagoda zhejiangensisWu, Yang & Han, 2022。最近,它终于有了正式的中文名:浙江拟纳刺蛾。
“我一个建筑学出身的人,发表的第一篇SCI论文居然在昆虫学领域。”杨老师说,《ZOOTAXA》期刊单种发表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自己和吴博士一起完成的这个论文能发表,正是因为对活体幼虫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而以往绝大多数新种的发表,都是标本采集来解剖后才知道的。
正是有了长期观察的经历,杨老师发现浙江拟纳刺蛾幼虫的形象充满魅力。它有着极大的文创潜力,并且可以按照形式仿生和结构仿生的原理设计为小型展览建筑。杨老师根据它的形态进行了多次创作,设计出了多种模型。“希望未来在适当的时机,它能作为现实世界里的建筑立起来!”杨老师说道。
夏天是夜探的最佳时机,橙友们如果明年夏天有机会走进杭州植物园,不妨抬头找找看,也许头顶树尖上就是这个软萌可爱的小家伙哦!
新闻来源网址:
https://web2.kbw.hbjt.com.cn/article/draft/share/84363?scene=1&id=84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