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国青年报》09版报道我校丝绸博物馆。
原文如下:
为何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博物馆里“过大年”
今年春节,许多年轻人选择在博物馆里“过大年”。首都博物馆推出《画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馆馆藏明清道释人物画像展》,带领观众体验“春节大吉 瑞兔拜年”“纸艺体验——爆竹声声辞旧岁”;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张灯结彩过兔年”新春灯彩会活动,汇聚多地非遗传承人作品,展现种类丰富、绚丽多姿的灯彩之美……
“去博物馆逛逛”逐渐成为年轻人常见的生活方式,不少“斜杠”青年在用一种时尚的方式分享着中华传统文化。
“别人逛博物馆,我们在博物馆里上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陈丽丽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出于专业需要,学习场所就在学校的民族博物馆。在她看来,不管是研究历史还是逛博物馆,都是一个立体还原历史的过程,“中华传统文化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让新时代的青年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件极具吸引力的事情”。
跨越万水千山,搜集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宝贝”
“不仅要在书本上学,更要在现场中去体验中国历史。”民族博物馆是一座以56个民族的文物为主要收藏、展示和研究对象的民族学专业博物馆,包括各民族的生活用品、民间传统服装、古器物、乐器……与众不同的是,这里还收藏着上千件云南民间文书。这些文书是馆长张铭心跨越万水千山,奔赴云南搜罗回来的“宝贝”。
2015年,张铭心在云南收集马帮文物时,偶然间在一户村民家发现一批文书,当时大家对这批文书非常不重视,甚至还当成了废纸。张铭心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对他来说,这些东西也许不值多少钱,但是如果凑在一起,就可以恢复清朝到民国时期的马帮文化。
从此,张铭心便重点征集云南文书。带着青年学生整理、拍照、录文,从零开始认识,再到做学问、做论文。如今,师生们已征集清代民国时期的文书1.5万多份,全部收藏在民族博物馆中,“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不可替代,新时代的博物馆更需要坚守专业性和特色”。
“民间社会生活的百态都体现在文书中,尽管总会遇到‘知识盲区’,而恰恰这些就是指引自己去田野、去调查、去研究的动力。”陈丽丽曾多次跟随张铭心去往云南进行田野调查,从最开始的文字识别到聚焦于具体问题研究——文书怎样进入当地、在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们喜欢逛博物馆,不仅仅是为了科研或者消遣,而是体会触摸文物时,所感受到的历史厚重感和好奇心”。
高校博物馆里珍贵的藏品也出人意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里有郑板桥、吴昌硕、齐白石等名家作品,苏州大学博物馆里陈列着徐悲鸿的《马》,中央美术学院的博物馆镇馆之宝是李叔同等名家的书画,四川大学博物馆中有大量三星堆的文物……
“博物馆里的每一件藏品都是加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载体,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教育功能。”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超德是该校艺术学院教授,他经常把自己的课堂安排在博物馆中。讲到工艺美术史时,学生们可以看到价值连城的定窑瓷器,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讲到重要历史人物时,学生们可以从晚清重臣吴大澂的一方砚台中,体会他代表国家与沙俄谈判时据理力争的家国情怀……
在李超德看来,一座高校博物馆所承载的丰厚历史底蕴,不仅在告诉学生应该如何热爱自己的学校,同时还告诉他们如何热爱自己的国家,“高校博物馆作为历史场域,不仅是对教学科研的支撑,更能带来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是高校博物馆存在的意义”。
发出时代青年讲解员“新”声
“每一次讲解既是讲述校史又是讲述中国发展史,这个过程让自己逐渐理解了‘国之大者’的内涵。”半岛平台丝绸博物馆里有一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专业宣讲团队——博远文化,承担着博物馆的讲解、场馆运维及实践活动指导等工作。王琳就是其中的一员。
让王琳印象很深的是,在“国礼华章”展厅中收藏着曾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的织锦书《孙子兵法》、世界上最大的独幅织锦画《金贵妃》、世界最大独幅全真丝织锦五星红旗、G20杭州峰会的丝绸国礼,“每次介绍这些展品背后的高科技,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观众反馈”。
王琳举例说,《金贵妃》在织造技术上运用了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技术,只用红、黄、蓝、黑四色丝线为纬线,以白色丝线为经线,通过5种颜色丝线的交织,就能幻变出4500种色彩,“每每介绍到这些展品时,自己感受着每一名参观者传递的情绪,这些震撼汇聚起来就会迸发对祖国科技和文化越发自信的力量”。
“高校博物馆相较于社会博物馆的优势在于高校青年学生的青春热情和创造力。”在半岛平台博物馆馆长葛建纲看来,当博物馆遇上青年的无限创意,博物馆里的文物就会“活”起来。他认为,如今的博物馆已经是传统与时尚、科普与学术、陈展与互动的结合,是越来越活态开放的场所。
每年,苏州大学博物馆都会招募大量志愿者参与博物馆讲解等相关工作。“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博物馆是传统与现代的‘双面绣’,一方面可以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和舒适性。他们能在这里寻找到一种内心笃定。”李超德说。
讲解员的工作要经历脑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王琳从一名初出茅庐的讲解“小白”变成收放自如的领队,她用了3年时间去学习和成长,反复修改演讲稿、扩充博物馆展品的背景资料、面对镜子训练表达能力……从单纯“讲”演讲稿到准确“解读”背景资料,王琳觉得这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风采、发出时代青年讲解员“新”声的过程,“亲眼见证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理念、艺术创造结合起来,让我们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视觉震撼之中,更有去学习、去分享中国力量的冲动”。
年轻人为一座博物馆而奔赴一座城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博物馆不仅要定期更新主题展,还要通过新媒体手段吸引观众多次打卡。”近几年,葛建纲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将参观博物馆的经历通过网络分享出去,高校博物馆也从之前的辅助性教学场所,逐渐成为思政教育、大众科普的教育场所,“通过策展,可以让丝绸博物馆每样陈展物的展陈,都有逻辑思考,有故事有内涵,做到月月有变化,周周有新意”。
如今,丝绸博物馆已举办了一系列特展。书画展“风流千古——苏东坡生活美学书画跨年展”,国家级非遗和艺术展“东方艺术之花——百年杭州织锦上的红色印记”,反映百年“衣饰变迁”的“红色浪漫——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服饰映象展”……这些精彩的展览,也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在社交媒体“晒”出照片。
葛建纲觉得,博物馆最大的功能是知识科普,观众用文字、照片、短视频的方式把博物馆的参观经历分享到社交媒体,就是用新时代的方式传播博物馆文化,可以起到更广泛的科普作用。
这一点也得到李德超的认同。他认为,高校博物馆具有典藏、研究、展览、教育等功能,高校作为社会公众资源,并不仅仅属于大学校园,还应该面向社会开放,让更多的人从高校博物馆中汲取营养。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博物馆“破圈”,年轻人开始为一座博物馆而奔赴一座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高校博物馆不再是“藏在深闺”的文物陈列室,而是成为社交媒体上融合着现代潮流与文化积淀的网红地标。
“高校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美育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特殊性使得高校博物馆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在与青年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李超德发现博物馆正从小众走向大众,逛博物馆逐渐成为青年文化生活的支撑,年轻人对待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这反映出新时代青年对于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的强烈需要。
“00后具有运用人们熟悉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来展现传统文化的优势。”随着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成为“网红”,“中国风”的设计理念越来越流行。李超德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常有信心。
新闻来源网址:
https://s.cyol.com/shuzibao/cmsfile/cms_json/zqzx/Newspaper/2/2023-01-31/Content/nw.D110000zgqnb_20230131_1-09.html?issho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