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浙江教育报(第3版)报道我校建筑工程学院杨小峰老师。
原文如下:
“翅膀老师”杨小峰:让好奇与创意再飞一会儿
□本报记者 舒玲玲
一台相机,一些简单的拍摄道具,恍若静止的身影时常蹲守在半岛平台的植被深处,观察、摄影、记录。校园东南角滨河绿化带、图书馆水池边、17号楼附近的灌木丛……即便是下午和晚上两门课之间仅有两个小时的自由时间,杨小峰也要奔向他心目中的“虫虫乐园”。透过微距镜头,一个神秘的微观世界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因网名带有“wings”而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翅膀老师”,杨小峰是浙理工出了名的“昆虫达人”。他的“魅力昆虫”通识类公选课已经开到第18个年头,屡屡创下“千人抢课”传奇。他的著作《追随昆虫》不仅入选了“全国优秀科普作品100部(套)”名单,还被清华大学列为暑期推荐书目。
“我生活中是一名昆虫观察爱好者,但本职是建筑系的一名教师。虽然现在常跟昆虫打交道,但十几年前我对它们非常恐惧,甚至避犹不及。”杨小峰说,当他第一次在微距镜头下窥见昆虫的外貌及细节之美,突然有一种强烈的联结感,那是建筑美学与昆虫观察之间的首次碰撞,让他产生了对仿生建筑学的研究兴趣,并将其定为硕士论文的选题。“既然注定无法摆脱一件害怕的事物,那么爱上它也许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脑洞大开的昆虫课“火了”
如今爆火校园的“魅力昆虫”公选课,源于18年前一次脑洞大开的尝试。浙理工并没有昆虫相关专业,杨小峰又是建筑工程学院新入职的教师,当时的他从未想过要将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一门课程。但因他常常拉着几个要好的同事分享昆虫观察心得,有心的同事悄悄替他递交了开课申请。“没想到学校竟然批准了。”这在跨界思维尚未成气候的当时,是一个惊喜和创新。
脑洞大开的还有杨小峰的课堂打开方式。没有专门的教材虽然令他花费了大量额外的备课时间,却也给他营造了足够自由的表达空间。“蜘蛛目里的跳蛛科有一对巨大的前中眼,我们叫它‘大眼萌’。”“今天邂逅的这枚空茧的前主人,定是一条眼界宽广、胸怀天下的毛毛虫。”“大多数蚁蛛咬破它们的‘帐篷’出来晒太阳了,我拍的这只还在犹豫不定,可能觉得还不够暖和。”……幽默的表达不时博得学生阵阵掌声与欢笑声。原本只是因为好奇而选了这门课的学生,很快成为杨小峰的“粉丝”。“有一门昆虫课特别好玩”的消息在校园里不胫而走。
“杨老师,你的课太难抢了,我每学期都抢,到大四才如愿。”有学生找杨小峰“诉苦”,讲述自己“屡败屡战”的经历。还有的“幸运儿”上完一学期后仍意犹未尽,一有时间就来旁听。“蹭课”的不只有学生,还有杨小峰的同事们。每逢“魅力昆虫”课被安排在晚上开讲时,都能在教室最前排看到带着孩子来听课的教职工。“谢谢你治好了我的恐虫症。”不少和杨小峰一样害怕虫子的学生,听了他的课后,在内心与昆虫达成了和解。
跨学科的思维碰撞“活了”
在矿泉水瓶盖上塞满纸黏土,将其涂黑后扎一个小孔,置于竖放的手电筒顶端,再将放置了艳刺蛾幼虫的白纸小心地架上去,就获得了一个发光的“微型体育馆”。在杨小峰的镜头下,艳刺蛾幼虫碧绿的半透明身体像一个左右对称的五面体,由一对三角形侧板、一对三角形背板和纺锤形的柔软底板组成。“它不需要任何艺术加工就是一座小型建筑的模样。”他甚至还在画面上添加了地平线、中景树、配景人物等元素,使其成为一张真正的建筑效果图。
从建筑学的结构视角出发来解析昆虫的独特魅力,杨小峰的昆虫观察可谓自成一派,既有结构大师般的多维运镜,又有堪比刑侦探案的观察推理。得益于此,他在上课时会大量融入建筑学、设计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带领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从蜾蠃的筑巢行为中发现“泥条盘筑法”,从啮虫的丝巢结构中获得大跨度屋顶的结构选型启示,从蓑蛾小屋中发现它会利用在环境中遇到的各种材料来做它的小屋……“小虫子在选材的时候也自有一套严格的建筑规范。”杨小峰说。
通过“魅力昆虫”课的学习,学生们发现各种幼虫的形象不只充满魅力,还有着极大的文创潜力。杨小峰和学生们分享了去年7月在遂昌县独山古寨举行明式汉服灯诱大秀的经历,后来同行的艺术家付晓东还以此为蓝本绘制了飞蛾版汉服《霓裳羽衣》。像这样的跨界艺术合作,经常被杨小峰当作教学案例在课堂上分享。在他看来,对于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等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昆虫的门纲目科,随便选择哪一科去借鉴,一辈子都借鉴不完”。
身边的昆虫爱好者“多了”
很多人是通过杨小峰的朋友圈,第一次见到柳丽细蛾幼虫的巢。因为柳叶卷成的巢像极了绿色的小粽子,每到端午节,杨小峰都会派它出场祝福大家端午安康。“‘粽子’内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幼虫一开始就是朝着一个方向卷叶子,成为一个松散的圆筒。”拿过一个圆形纸筒,杨小峰将顶部按照垂直于底边那条线的方向进行捏合,就得到了一个三维封闭的形体,稍加整理后它又变成了一个四面体。生动地讲述、直观地操作,不仅浙理工的大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科普讲座上,小朋友们也乐在其中。
如果说在大学课堂上讲解昆虫,是为了帮大学生们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从昆虫的美学价值和生存策略等方面给他们提供跨学科的思考和更多的灵感来源,那么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杨小峰说:“我更希望通过多学科内容的穿插,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所处世界和生态系统的复杂奇妙,进而对自然科学和其他学科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对自然和生命怀有热爱与敬畏。”因此,他常常不厌其烦地表达一个观点:观察昆虫并不需要去到遥远的高山雨林、湿地草原,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类虫子,要做一个留心观察的人。在他的启发下,不少孩子开始留意家中的“特殊房客”:躲在角落里的拟壁钱、藏在衣柜中的衣蛾、偶尔闪现的咖啡豆象……他们也更积极地走出去,到小区绿化带、家附近公园、杭州植物园等地“找虫子”,期待看到更多大自然的“建筑师”“织网者”“搬运工”。
新闻来源网址:
http://www.zjjyb.cn/html/2023-02/24/content_40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