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的科学家们颁奖。我校材料与纺织学院郭玉海研究员登上领奖台接受颁奖,他所领衔完成的科技成果“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共拉伸制备方法与层压覆膜技术”荣获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同时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史伟民教授作为第二完成人参与的项目“邮资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也获得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自此我校教师自2003年以来已共收获八项国家科技大奖。
“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共拉伸制备方法与层压覆膜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将聚四氟乙烯从单层膜转变成了复合双层膜。据郭玉海介绍,由单到双的转变,提高了单位面积上的微孔数量,使得这种材料在防水、透气性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对各种微小病毒具有很好的阻隔性能。将它用于户外运动服或者消防服,就算再大的雨,也渗不进去。另外在层压覆膜技术上,也由原先的胶水粘合转变为更新的热处理粘合。原先的胶水粘合法,一方面会污染环境,另一方面粘合度也不理想。现在转变了粘合模式,材料更耐高温,也解决了垃圾焚烧厂、电厂、水泥厂等的二度污染问题。
目前该项专利技术已在8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产品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PTFE/PU与保暖絮片的复合产品,透湿量和保暖量均高于国外同类产品;PTFE/PTFE覆膜滤布,除尘效率高达99.99%,粉尘排放浓度低于6mg/m3,远低于国标规定的50mg/m3,使用寿命由以前的8个月提高到2年9个月。利用PTFE/PU复合膜开发的防护服装于2003年装备小汤山等医院,在抗“非典”过程中做出贡献,开发的新型防寒鞋装备军队、武警,彻底解决西藏等高寒地区部队冬季保暖问题,开发的户外运动服、消防服、帐篷等,出口国外创汇;PTFE/PTFE覆膜滤布广泛用于空气除尘、空气除菌、工业过程中高温烟尘的处理,满足了国内和出口市场的需要。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实现利税1.4亿多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邮资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针对我国邮政运营模式和邮件特点,发明了步进式数控过戳表头、摩擦式自适应单封分离机构、数字邮资符志、邮资黑匣子等邮资机关键技术,建立了完善的邮资机网络集群运行与管理系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彻底解决了我国邮政资费自动处理和安全监管的难题。关键技术申请发明专利8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软件著作权4项。项目组先后研发了三大系列八种型号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基本满足了我国各种邮件资费处理的需求。产品的工作速度、连续工作时间、漏盖率、卡塞率、平均无故障时间、销售价格和运行成本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明显优于国外同类先进产品,整体技术和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系列邮资机已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22个省市的300多个大中城市邮政局大面积推广使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为解决我国邮政资费安全管理问题和实现邮资机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我国新的现代邮政装备产业的形成,推动了我国邮政行业的科学技术进步。
据悉,目前中国设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
副校长陈建勇(“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共拉伸制备方法与层压覆膜技术”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和科技处负责人参加了奖励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