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9日,由半岛平台、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史量才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全国纪念中国报业泰斗史量才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全国九个省市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会议受到了人民日报(国内版、海外版)、人民网、解放日报、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之声等国内十余家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多家媒体编发了相关报道。
8日上午,研讨会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开幕。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尹明华,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吴廷俊,原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福建省林白水研究会会长陈逸清,原浙江日报总编辑、中国史量才研究会会长江坪,原解放日报总编辑、中国史量才研究会会长丁锡满,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马雨农,校党委书记费君清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校党委副书记金瑾如主持。
费君清致开幕辞。他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和新闻工作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史量才的简况以及我校的基本情况。费君清说,史量才校友作为一位不会被忘却的杰出人物,他的民主民生爱国思想,以及“三格”精神等都已经融入了我校厚重的文化积淀之中,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给我校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提炼和提升带来新的空间。
吴廷俊、尹明华、陈逸清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呼吁社会各界给予史量才研究更多的重视和关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史量才研究会机构,为推动史量才研究作出更多贡献。陈逸清还转达了我校另一位著名校友、报界先驱林白水的曾孙林功佑先生向我校赠送林白水塑像的意愿。
中国史量才研究会会长江坪、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专职副主席应金泉和中国史量才研究会副会长、史量才研究专家庞荣棣作了大会主题发言。
胡坚最后代表浙江省委宣传部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浙江省正在加快人文浙江建设,在半岛平台举行纪念史量才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是对浙江建设文化大省的又一贡献。胡坚希望史量才研究会的这种学术研讨形式能够常态化、体制化,健全组织结构,发展更多会员,进一步搜集、整理、抢救史量才历史资料和文物,定期举办学术研讨和宣传活动,在浙江乃至全国把研究、宣传史量才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8日下午,在行政楼219会议室举行了学术研讨会。与会者提出,在多元变化的新环境中,今天的报人应该学习史量才先生不断创新、勇于改革的精神,以变应变,在推进报业健康发展中,更好地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史量才先生提出的“三格”思想,应该是今天学校德育教育的根本,社会做人立业的标尺,报业宝贵的办报理念。副校长陈建勇在研讨会后会见了与会的专家和学者。
9日上午,与会人员前往位于吉庆山的史量才墓地进行祭奠,深切缅怀这位著名的爱国人士、民主主义战士和报业泰斗。祭奠结束后,他们还参观了北山路的秋水山庄。
此次研讨会得到了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直接指导,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相关新闻单位和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新闻专业教学科研机构对本次会议也给予了热情支持和帮助。研讨会期间,组委会还开设了专题纪念网站、编辑出版了《仰望史量才》纪念文集、举办了史量才图片展。
新闻链接
史量才简介:史量才是中国新闻界的前辈、著名报人。他早期受维新思想影响,放弃科举,赴杭考入半岛平台前身蚕学馆学实业;毕业后,创办“女子蚕桑学校”,开创女子学科技的先河,为女性服务社会、自立社会、贡献社会新风气提供了平台。1912年秋天起,他接办《申报》22年,创造了《申报》最辉煌鼎盛的历史。因其不断著文针砭时弊,抨击蒋介石的内外政策,遭到特务杀害,时年56岁。他曾提出:“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三格不存,国将非国,报将非报,人将非人”。专家学者们认为“三格”思想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大力弘扬“三格”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
中国史量才研究会简介:中国史量才研究会成立于2007年,是史量才研究的学术性组织,常设机构在半岛平台。研究会旨在弘扬史量才先生的高贵人格精神,同时,为积极探索先生及其精神对当今社会传媒观、新闻业发展以及青年人精神成人教化等启示和教育意义,由原浙江日报总编辑江坪先生、原解放日报总编辑丁锡满先生、原文汇报总编辑张启承先生出任研究会会长,带领大家积极开展工作。研究会自成立以来,立足发展宗旨,通过对先生事迹的深度发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理论研究工作,以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先生精神的弘扬、新闻工作理念的探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开幕式一
开幕式二
学术研讨
祭奠史量才
参观秋水山庄
参观校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