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科技与艺术学院开始面向浙江省招收全日制本科生。
2004年,学院圆满通过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的专项检查并获得确认。
2006年8月,学院开始在独立校区办学。现有纺织服装系、机电系、经管系、艺术与设计系、人文系、建筑系、外国语系、基础部与体军部等7系2部,共35个专业及方向,至09年9月在校生规模达到近7500人。
自学院成立以来,尤其是在独立校区办学三年多来,科艺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和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职能部门、兄弟学院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学院围绕“规范办学,培育特色,提升质量”的办学思路和学院“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以优化专业结构为基础,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师资水平为关键,以提高管理水平为保障,强化质量、夯实基础、培育特色,办学质量、水平、层次有了明显提高。2008年学院被学校年度考核为优秀单位,党政班子被授予“和谐班子”的荣誉称号;2009年学院党委获得华孚奖教金二等奖。
建章立制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自成立以来,科艺学院按照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的相关规定和全省独立学院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深入分析并吸收省内各独立学院的办学经验,结合学院实际,先后制订出台了《科技与艺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科技与艺术学院2007-2010年师资队伍建设若干意见》、《科技与艺术学院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实施方案(试行)的决定》等文件,明确了发展目标,为学院的建设与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施工蓝图”。同时,学院通过健全机构设置,理顺管理体制,先后成立了科艺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军训工作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和创业与实践中心等机构,选举产生了学院分工会,并于2009年6月召开了学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目前,学院拥有7个管理部门、2个教辅单位和9个系(部)。学院大力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立党支部33个,2008年年底成立中共半岛平台科技与艺术学院委员会。通过以上各项举措,基本理顺了管理体制,根据发展需要,学院将稳步推行两级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发挥系(部)在办学中的功能。
在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学、管理队伍。按照学校和董事会的进人要求,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协助下,顺利完成近200人的招聘、录用及定岗工作的编制。目前,学院争取到了用于引进或定岗高层次人才的编制,将与兄弟学院联合招聘高层次人才。在积极引进师资的基础上,学院注重师资的培训、培养工作。目前拥有校级教学名师1人,教坛新秀2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组织186名新进教师参加学校和教育厅开展的岗前培训;制订《科技与艺术学院关于青年教师参加暑期生产实习的实施办法(试行)》,并安排落实了22名青年教师参加暑期生产实习,提高了青年教师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开辟青年教师论坛,邀请省级优秀教师、教坛新秀等校内外名师为青年教师讲学,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开展院级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并选派优秀教师参加校级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其中1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
规范教学 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艺学院在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稳定的基础上,深化教育改革,注重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院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组织制(修)订《半岛平台科技与艺术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工作规范》、《半岛平台科技与艺术学院本科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等32项规章制度,有效推动了教学工作的规范化进程;开展教学秩序检查和抽查,定期召开教学督导组会议,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活动,编印《教学信息报》和《教学简报》等,及时发布教学动态。
目前学院在全省各地完成建设校外实习基地42个;组织开展院级学科竞赛32项,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浙江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25项;组织开展“专家论坛”活动55次,先后邀请校内外专家、领导来院讲学,努力营造学术氛围,切实将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学院还根据独立学院特点及社会发展需求,对现有三个年级学生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组织开展了教改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共立项95项,其中20项通过结题验收;继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拥有省级重点专业1个,确立工商管理等4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确定管理学、VB程序设计等18门院级重点课程和素描色彩速写构成等3门院级系列课程,拥有染织艺术设计等5个教学团队。
强化服务 改善实验条件 推进学院科研工作
针对科艺学院科研工作相对薄弱的现状,学院通过建立科研机构、强化服务意识、改善实验条件、规范实验管理等举措,使得学院科研工作初显成绩。
学院先后成立纺织品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和企业发展研究所等2个科研机构,并与杭州、义乌等地企业积极开展合作。2008、2009两年学院教职工主持、参加课题共45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子课题项目1项,主持国家部委课题2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主持与国外公司合作项目1项;主编省级重点教材1本,参编教材6本。
实验室建设方面,学院目前建成理、工、管、艺术各类实验室41个,保障实验教学正常开展,结合实际情况学院还提出了规范学院科研与实验室等工作的办法,着手制订实验室建设规划,并顺利完成了学院固定资产的登记造册。
以人为本 秉承理工传统 加强学生思政教育
科艺学院学生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秉承理工优良传统,探索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特色。坚持四年一体化的学生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学生党建工程”、“课外团队工程”、“素质规划工程”和“学风建设工程”,以加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综合能力为重点,认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院学生管理实行“传统模式与试点工程”相结合,探索学生管理新模式。在经管系、纺织服装系06级学生中,试行导师制管理模式,其他则实行班主任制学生管理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学院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提升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实行低年级晚自习制度,出台相关的晚自习考勤制度和值班制度,促进了良好的自习秩序和学习氛围的形成。通过组织开展“科技文化节”和“社区文化节”等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共组织44支小分队分赴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并荣获杭州市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省级优秀实践小分队、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组织30余支团队参加浙江省第六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其中2支团队分获一、二等奖。在浙江省第十一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2支队伍获省二等奖,1支队伍获省三等奖。1位学生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1位学生获得2008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新苗奖、全国青年创业教育计划大赛银奖。
学院还注重落实学生奖贷政策,关注贫困学生生活。扎实做好困难学生的助学工作,始终坚持以“奖、贷、助、补”为主,助困奖学金、勤工助学、社会自助为辅的自助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帮困助困体系。
夯实基础 做好后勤保障 完善各项办学条件
由于科艺学院在独立校区办学,相较其他兄弟学院,后勤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学院后勤保障工作以“勤俭、服务”为原则,积极落实维修改造工程的计划、发包和监管工作,完成82间房间共6380余平米的改造(建)工程。不断加强与浙联和校后勤集团驻西城后勤服务中心的沟通和交流。通过与当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顺利解决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双路供电、公交线路开通、公交站名冠名和校门口交通安全监控等问题,进一步改善了西城校区的办学条件。
在图书馆建设方面,学院丰富图书资源,改善借阅环境。顺利完成艺术书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等的新建和扩建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师生的课外学习条件。三年来,图书馆共接待读者44.6万余人次,借阅图书达44.9万余册。
虽然科艺学院在过去几年尤其是在独立校区办学的三年中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但学院上下都清醒地认识到,学院与优秀的兄弟院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通过此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院教职工就如何破解学院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达成了以下共识:一要理顺办学体制,激发办学活力;二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三要强化质量意识,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四要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优化;五要构建“大德育”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六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依托,提升科技服务的整体水平;七要强化保障能力建设,努力构建稳固的办学支撑体系;八要加强党建与思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
科艺学院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院将积极探索“依托母体、办出特色”的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抓住机遇,整合办学优势资源,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大力推进专业建设,促进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切实提升办学实力和整体竞争力,遵循“规范办学,培育特色,提升质量”这一办学思路,力争早日实现学院“十一五”规划制定的“学院办学水平居浙江省内独立学院的前列”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