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信息化浪潮以凌锐之势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时刻感受到新经济模式的冲击,在此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凸显出电子、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突破性创新能力,带动着传统产业的生产条件和技术迅速变革。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大力扶持,正处于迅猛发展的历史潮流中。
我校信息电子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办于2001年,恰逢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而茁壮成长。九年来,电科系专业教学团队稳扎稳打,勤修内功,始终坚持把培养人才作为自身最重要的社会责任,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赢得广泛好评。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电科系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最佳时期,这支年轻的教学团队正以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教学态度、昂扬的精神风貌大步走在良性发展的道路上。
建设和谐集体 加强团队合作
集体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也是个人发挥自主能力、作用于社会的主要渠道。保证和谐稳定是集体良性发展的前提。集体的持续发展从来不能仅靠个别人的才智和能力,而要依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建设充满活力与和谐的集体,说到底,就是一项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增强团结、共谋发展的系统工程,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它不仅能激发集体活力,而且能够极大地增强大家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表现出强大的团队合力,个人的创造力也会在集体中得到增强和放大。
电科系从无到有,始终把团队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目前全系教师均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在读博士数量占50%以上,教师素质较高,学科方向相近,具备形成和谐团队的先天优势。大家工作目标一致,工作对象相同,虽然研究方向略有区别,经历经验稍有差异,但本着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团队运行机制,特别是强调发挥领军人物的带头作用,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磨合,已形成以汪亚明教授为团队带头人,以多位博士、博士后为核心骨干的教学科研团队,并以此为契机,将全系教师团结起来,组织教学工作与科研创新,共同构建和谐团队。大家围绕着共同的团队目标,建立共同的愿景,通畅信息交流,加强沟通协调,相互尊重信任,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不断发挥团队合力。短短数年,团队已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现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并获得学校教学科研多项奖励,为电科系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道路,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干劲。
稳定教学秩序 提高教学质量
稳定教学秩序,是教学管理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工作。稳定的教学秩序,是学校教学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主动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自觉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是长期培育的结果,对推动教学改革与发展,维护学校良好的声誉,保持学校的持续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个专业的教风、学风如何,关键要看教师学生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和在教学工作中的所作所为,稳定有序的教学秩序始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是维护团队稳定的关键,也是实现团队快速、全面、协调发展的根本。
电科系教学团队历来把教学工作列为自身的核心任务,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高校教师理所应当的职责所在。事实证明,教师的能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性因素,而教学工作中“勤”字当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电科系负责人黄文清教授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任务十分繁重,但她仍然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多项教改课题和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带领青年教师一起完善课程内容,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只求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课程难点。正是在以黄文清为代表的团队所有教师精益求精的努力工作下,才使得电科系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高。学生好学,教师愿教,电科系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以良好的学风促进教风,师生互相尊重,互相促进,实现了共同进步。
明确工作职责 潜心教书育人
春兰秋菊,各妍其时;社会分工,角色不一。教书是教师所肩负的神圣社会职责,教好书是每位教师理应追求的职业目标。大学是社会中的一片理性园地,不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既然选择成为一名光荣的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理念。大学教师首先应做到静心教书,耐得住寂寞。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教书是育人的手段。在育人过程中,除去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其他方方面面。新时代的大学生更为自我,逆反心理强。大学教师不能对学生放任不管,任其发展。大学的“自由”是研究的自由,探索的自由,不是缺失管理制度约束的听其自然、任其自流。
电科系教学团队针对当前大学生浮躁、功利心强的心理特点,特别重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是繁杂而辛苦的,短时间也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偶尔还会出现学生冲动下对要求严格的教师顶撞不敬。但是团队的每一位教师都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者这一神圣使命的重要性,始终以一片爱心对学生负责,始终把育人作为自身工作的首要目的。电科系教学团队特别注重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每届学生都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参与管理指导。李雄伟等多位教师都获得过校“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他们默默奉献,与每位学生谈心交友,用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了踏实做人的好榜样。
加强人才培养 深化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这里的人才培养既包括教育学生,同时也包含着对自身团队教师的人才培养。随着电科系教学规模的不断发展,每年都会补充进品学兼优的优秀博士进入教学团队,因此团队也特别重视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年青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团队在熟悉教学环境、传授教学经验、举办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的同时,时刻不忘加强成员对学校优良传统的认同,对从事教育事业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认识。团队一直倡导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指导学生从课堂教学转变到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每一位教师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进取心,时刻更新自身的知识层次与结构,保证最新的专业知识水平。团队每年都会组织教师积极走出校门去其他高校交流学习,如到上海交大、厦门大学等国内一类高校参观取经,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水平。蒋明峰老师通过多次参加各级《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专题教研会议,结合专业自身情况,积极申报校重点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曹丽老师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依托专业雄厚的科研基础,力求将其打造为一门精品特色课程。
同时,团队始终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口,以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为重点,以打造科研教学相结合的师资团队为关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把学生培养成创新人才,首先要求教师就是创新型导师。创新教学归根到底就是是否用“心”,用心教学才能跳出生搬硬套、照本宣科的教学痼疾。
工科很多课程不同程度存在着书本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课堂教学局限于教材和数学模型,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枯燥,效果差。针对此,团队鼓励教师自制教具,将书本内容与实际系统相结合,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黄海老师在讲授单片机课程时发现现有实验室环境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实践机会,就自己制作了单片机仿真器,免费发放给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使用,并将在以后的课程中保证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免费的实验设备,通过这种方式把以前枯燥的课堂教学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
毕业设计也是近年来广受社会争议的一个话题。很多人认为毕业设计流于形式,耽误时间,不如干脆取消。团队深入研究了解了毕业设计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统一认识到对于毕业设计环节的各种负面认识正是由于没有认真保证其质量而造成的恶性循环,进而提出“把毕业设计作为大学四年的高考”的口号,从学生到教师一致端正态度,保证质量,指导学生认真地自己从头至尾设计完成一件作品,使学生获得大学学习的一次升华。针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团队还特别提供各种学科竞赛的机会,目前电科系学生广泛参与的学科竞赛有挑战杯、ACM程序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等。并且无论是否参加学科竞赛,电科系都鼓励每一位感兴趣、爱学习的学生积极与教师联系,开展一对一的专门指导,引导学生把精力投入到相关专业领域,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创新性人才。
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旋律,如何确保电子信息科学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成为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教学团队的重要使命。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我校是一个较新的专业,创立时间短,基础较薄弱,能取得现有成绩殊为不易。今后的工作既简单又困难,因为固步自封当然简单,而要取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则要付出百倍努力。团队决意励精图治,迎难而上,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依托行业发展与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一个基础扎实、内功深厚,有特色、有品牌、有口碑的优秀专业,源源不断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