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最大的“功臣”之一就是农具经历的机械化革命。牛车木犁镰刀、柳条筐子荆条篮,老式农具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动力机械、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植保机械等现代农具。农具30载的“变迁”,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真正解放了我国大量的劳动力。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在我校机械学院,就活跃着一支多年来情系三农,为我国农业机械现代化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团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赵匀教授带领的水稻种植机械创新团队。十多年来,该团队致力于水稻插秧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科技创新 服务三农
千百年来,水稻种植均以农民手插为主,“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其生动写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鹤山农机研究所自行研发的插秧机使水稻种植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但由于插秧行距太宽,加上后来一段时间科研风气不浓,这种插秧机最终退出了舞台。上世纪90年代,虽然栽培技术特别是抛秧技术的改进使农民的效率有所提高,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全国水稻种植量相对减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那个时期的主要问题,而解决问题的焦点渐渐落在了插秧机上。
当时,水稻插秧机技术主要由日本等发达国家垄断,价格昂贵,在中国农村难以推广。于是赵匀下决心要改变我国农机的落后现状,从94年开始,一头扎进水稻插秧机的研发工作,并成立了研究团队。几乎同时,全国50多家企业和院校也都投身插秧机的开发热潮,不出几年就传出“样机成功”、“技术转让”等消息,而赵匀科研团队一连数年竟什么也拿不出手。他叮嘱团队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继续埋头基础研究,寻求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部件技术突破。
从“纸上谈兵”到“沙盘推演”,赵匀科研团队的插秧机机构创新思路终于豁然开朗。日、韩等国种单季稻,秧苗矮,而我国南方稻作区为双季稻甚至三季稻,秧苗高,再说一家买了插秧机,要插四邻八乡的田,这就对核心部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团队开始集中于插秧机的核心部件研究。用了5年时间,赵匀科研团队的整机研发才起步。此时,回望早年那些“短平快”的样机,始于一轰而上,终于一哄而散,症结在于单纯仿制,走了急功近利的大弯路。该是团队蓄力冲刺了,核心部件进入软件模拟、ADMS软件验证、无秧试验和有秧试验……成功似乎近在眼前。岂料,下田试验的第一天插秧机就卡了壳。赵匀发现,自主发明的核心部件性能优良,坏就坏在同样是自行设计的齿轮箱,大半年里居然出了6次故障。
熬过孤寂的“慢跑”,迎来胜券在握的冲刺。2002年,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插秧机顺利通过省级鉴定。该插秧机工效比传统插秧机提高一倍,兼具插栽大小秧苗的功能,而且打破了外国专利产品的垄断。更多喜讯随之接踵而至,团队的“高速插秧机的机构创新、机理研究和产品研制”项目荣获2004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并荣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目前这一专利技术已经成功转让给浙江、江苏、吉林、黑龙江等地的农机企业,大大提高了我国农民种植水稻的生产效率。
在建立了插秧机研究平台后 ,2006年赵匀科研团队又开始研究目前更适合中国农村水稻栽插的步行插秧机。2007年第一批步行插秧机研制成功,该机机型较小,成本较低,非常适合于小田块、山区或丘陵地区作业,有助于解决水稻生产机械化中的“瓶颈”问题,可用于普通稻和超级稻机械插秧。该产品还突破了步行式插秧机的技术模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核心部件——旋转后插秧分插机构为国际首创。团队特别重视科技创新,08年全校获得发明专利45件,该团队获得了8件。近几年已经获得了21件发明专利和22件软件著作权。
实践育人 岗位成才
对一个团队的成长来说,带头人自身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在水稻种植机械创新团队的领导者赵匀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历来秉承的可贵的包容精神。他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将一批批优秀研究人员团结在集体里,给他们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使他们迅速挑起大梁。在团队里,没有“欺生”一说,有的只是团结、团结、再团结。团队成员之间虽有竞争,但大家更注重合作。特别是老中青之间切切实实的传帮带,更彰显了这个团队无穷的魅力。团队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瞄准国家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并敦促青年教师勇挑重担,使他们经受锻炼,不断成长。
赵匀于1999年8月调到我校,并成为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该学科建设工作蒸蒸日上。赵匀的人才培养理念具有创新性,他认为,与企业合作一方面是为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学生的培养。作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而如何培养既具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一直是赵匀思考的问题。赵匀提倡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理论,更要通过科研实践去锻炼。在浙江大学工作期间,赵匀培养了一批目前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人选和浙江省教学名师等。调入我校后,在他的带领下,形成了一支4位教授、6位副教授为核心的农业机械科研队伍,其中1位为国家水稻产业研发中心设施与设备研究室岗位科学家,3位为浙江省新世纪151第二层次人才。在带好科研队伍的同时,赵匀还多次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目前他指导的项目获得全国挑战杯竞赛银奖3项,铜奖1项。2007年、2008年他连续两次被评为省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
李革教授作为赵匀科研团队中的一员,因其科研成绩突出于今年3月获得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岗位,受聘担任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设施与设备功能研究室主任。同时,我校作为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设施与设备功能研究室的依托单位。
武传宇教授是团队中一位青年学者,曾作为中组部、团中央“博士生服务团”成员援疆挂职,任石河子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兼机电学院副院长,为该校的科研项目组织管理及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成绩。2006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在担任学院副院长、机械设计与制造研究所所长期间,在学术科研、专业建设、科研组织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200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与武传宇教授同年破格晋升为教授还有团队中的另一位青年学者陈建能教授,2008年,他也进入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行列。而团队成员孙良和赵雄虽然硕士毕业仅一年,但已成为课题组骨干,特别是孙良承担了插秧机产业化的主要工作。
在赵匀科研团队中,像李革、武传宇、陈建能、俞高红、孙良这样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中青年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团队创造条件,将其推向科学研究的第一线,让他们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百炼成钢。他们既是当下团队事业的有生力量,更将托起团队建设和发展的美好未来。
产学结合 任重道远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弱点是,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偏低、原创性基础类研究成果偏少、高水平应用型技术成果不多。而促进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水平技术成果,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赵匀科研团队针对高校科研弱点,努力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下功夫。
赵匀常说:“科技产品鉴定验收这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想工业化、产业化,以后的路还很长。”赵匀科研团队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做出了很大成就,截至目前已成功转让8项科研成果,插秧机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产品。其中,步行式水稻插秧机成果已经转让给4家企业,南通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裕龙机电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生产出分别用于普通田地、丘陵、山地的不同类型的步行式插秧机。高速水稻插秧机成果也已转让给4家企业,其中中机南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2ZG630A已批量生产,获农业部农技推广许可证,并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这些科技成果的转让,我们发现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转让费均低于同类技术市场转让价格,对此赵匀有自己的见解,“如果技术转让价格过高,企业负担加重,最终农民购买的农机价格就高,农民的购买积极性受挫。我国的农民并不富裕,让利于企业,就是让利于农民。只有农机普及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才能提高,农民才能富裕。”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民收入的增加是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一个共同体。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的。犹如运载火箭必须借助强有力的“助推器”才能飞上太空一样,农业机械正是发挥着服务“三农”的“助推器”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一“助推器”本身的科技含量也将不断提高,其“推力”也会不断加大,从而使“三农”问题解决的速度不断加快。
赵匀满怀信心地说:“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给予补贴,是中央和省委强农惠农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意义非同一般。2009年国家将要在农机购置方面补贴130个亿,比原计划又增加30亿。这个数字比自国家设置购置补贴以来的总和还要多60亿。国家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放在了农村,放在了农业的现代化上,100亿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则是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带动我国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也需要有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此我们团队将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期,依托科研优势服务‘三农’,进一步提高了团队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力争为中国农业机械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十年磨一剑,赵匀科研团队深信,科学的道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在胜利面前他们没有止步,也没有赶时髦换方向,十几年来,团队一直致力于搭建一个平台,一个提供全方位农业机械科学研究的大舞台,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大舞台,一个年轻人可以施展才华的大舞台。通过这个平台,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研究团队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与农业生产需求对接,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突出主要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加快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力争建立中国农业机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