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载变化万千。
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载阔步向前。
自1979年创办丝绸美术与品种设计专业以来,服装(国际)学院已风风雨雨整整走过了30载的办学历程。作为中国著名的时装学府,学院一直秉持“厚德致远、博学敦行”的校训,以服务社会、推进地方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无缝链接型创新、创业服装人才”为目标悉心办学,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办学之路,为地方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成为支撑一方产业发展的人才库。
课堂连着市场,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翻开历史的画卷你会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装业的每一次潮涌,几乎都能看到来自半岛平台服装(国际)学院的弄潮儿,从早期深圳女装的开创,到现在独树一派的杭派女装,期间都不乏理工的莘莘学子。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到服装(国际)学院作现场调研时曾发出这样的赞誉,“你们是杭州女装产业的信息源、技术源和人才库”。
对于服装学科的建设,服装(国际)学院坚持走开拓创新之路。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来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社会适应力、知识创新力、企业应变力一直是学院常抓不懈的工作。学院依据服装产业发展特点重组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强调以服装产业链运行各环节知识特点与服装产业末端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知识复合和素质整合为目的,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形成服装学科鲜明的办学特色。
通过不懈努力,我校服装(国际)学院已在中国服装高等院校中独树一帜,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各1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自1998年以来,连续10年都有学生荣获全国服装设计毕业生的最高奖——“新人奖”,位列全国获奖数第一,学院也因此每年都获得院校“育人奖”。历年来,已有11位毕业生荣获全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同时,学院始终坚持以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从服装大工业、大商业、大贸易视角出发,为中国服装业走向世界培养国际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迄今为止,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04人、本科生5400余人,毕业生广受社会和相关行业的好评和欢迎。学院培养的学生甚至衍生为一个流派——据统计,杭派女装60-70%的创立者、总裁或首席设计师都出自我校服装(国际)学院。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市场这本活教材中汲取更为鲜活的专业养料,学院利用承担的“浙江省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杭州市丝绸及其制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大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突破实习基地瓶颈,建立了战略性合作伙伴群,开辟了学生就业新路径。学院已组建中外合作、校企合作“研发中心”10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14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个。目前,在“创新平台”、“研发中心”进行实践活动的学生已申请各种专利87项,并发表了一系列实践研究性文章,设计开发的产品投放市场的比例也逐年提高。
同时,学院整合完成4个实验中心,调整了35个不同功能向学生开放的教学实践实验室,购置了服装流水线生产吊挂系统、三维人体测量等先进设备,以满足学科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型实验教学的需要。目前,为加强教育环境和设施建设,学院还与企业合作,由他们提供原料,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商品,建立校内实验商场,商场由学生“团队”自行管理,以实现多渠道培育学生经营和管理能力。
经过有目标、有步骤的培养,学院实践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频频获奖:自2003年以来,在国内外各类大赛中获得奖项共计85项,有14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中获银奖等奖项。日前,09届服装艺术设计毕业作品汇演在北京时装周大放异彩,与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国内一流学府“同台竞技”,作品广受好评。在国内众多的服装院校中,我校服装(国际)学院毕业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也倍受好评,甚至有的学生自己创业毕业两年就拥有了超千万元的资产。
教研依托产业,校企互动前景喜人
“树木根深林始茂”,服装(国际)学院能立足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前沿地带,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长三角服装产业的支撑。浙江省政府把纺织服装产业列为重点支持产业,提出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坚实土壤。学院在建设过程中,以科研为载体,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发挥企业资本优势,使产、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1982年起,学院持续与华东长三角地区几百余家服装企业成功开展校企合作, 2008年与BOSSSUNWEN中国区结成合作战略联盟,由此学院在华南珠三角地区的校企合作迈上了新台阶,标志着学院在品牌运作上的研究与实践得到了社会与高端品牌的充分认可。近三年,学院立项课题数与科研经费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纺织服装院校第一位。
为将产业实践作为服装教学的试金石,学院积极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学院有十多位教师被“雅戈尔”、“杉杉”、“森马”等数十家著名服装企业聘为设计、技术总监,为这些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如浙江森马,与学院合作之初的市场销售额仅有17亿元,现在达到了60亿元。在日常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服装(国际)学院紧密结合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所需,与各类服装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课题研究。2008年与万事利集团共同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礼服——“青花瓷”系列和奖牌丝绸挂带的设计研发,产品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
作为“浙江省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杭州市丝绸及其制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核心单位之一,服装(国际)学院依托自身优势,充分整合学科和两个创新平台的有效资源,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并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交流中开展人才培养活动。学院经常帮助服装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或将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帮助这些企业摆脱依赖外来技术的引进与转移的困扰,使其掌握能够在市场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杭州市服装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杭州市服装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学院承办了杭州市政府“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暨第二期杰出女装设计师高级研修班”,来自杭州的30余家丝绸与服装企业的35位总经理、总设计师等入读该班。截至目前高级研修班已开班半年,完成了服装设计与服装艺术判断、服装运行学、时装板型风格研究、服装人体工学及数字化服装、艺术哲学和美学等五个模块的教学,收效良好。
教育连线国外,合作办学成效显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服装(国际)学院来说,产业服务和国际合作是其发展的源头活水。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学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着力于引进国外优质服装高等教育资源,调整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级服装人才,构建学院服装教育新体系。
服装(国际)学院积极寻找国际化办学途径,2000年与有“时装界的哈佛”之称的美国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NYFIT)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引进美方完整的本科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大纲、教材及授课方法等,并且每年2-4门课程由美国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教授担任教学。同时,学院每年选派2-4名专业教师到美国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学习进修,这批教师学成带回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成为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至今已有28位教师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出国培训,其中大部分的教师目前正在进行双语授课。
在引进的基础上,服装(国际)学院着眼于本土化的创新,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和我校校情的教学体系。学院以服装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根本出发点,借鉴NYFIT的经验,强调夯实、拓宽基础与加强专业教育齐头并进,实施“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对先进教学资源的引进不仅仅停留于简单的直接引入,而是结合我国国情和教学实践,对引进课程进行了修订和整合,形成了一套本土化的、具有服装学院特色的独特教学体系,并制定了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和翻译了部分教材。学院在全国率先开设时装营销专业(方向),此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一次性就业率都高达100%,深受业界青睐。合作办学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服装(国际)学院还与英国伦敦时装学院、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韩国汉阳大学、韩国水源女子大学、日本杉野服饰大学、法国高级时装工会学校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为培养国际型人才,学院在强调教师双语教学的同时也非常强调学生的英语学习,在翻译出版英语服饰词典的同时,还自编了《商务文本写作》等英文教材。
服装学院国际办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服装教育体系,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科学知识结构的新型服装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形成了一套鲜明的、具有专业特色的服装教学体系,实现了构建高等教育新体系的目标。
服装(国际)学院的办学新模式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这首先得益于学校正确的办学方针。十年磨一剑,根植于中国雄厚而坚实的服装产业基础之上,以务实、开放、创新的姿态积极投身而不是膈膜于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致力于教与学、校企之间的无缝链接,以产业的“活水”哺育桃李,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对现代服装产业真正有用的人才,开创出业界独树一帜的“浙丝模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服装(国际)学院的成功个案也改变了服装院校的传统定义,推动了中国服装产业的服务化进程,课堂连着市场,教学依托产业,教育连线国外,其示范效应和探索价值将是有益而深远的。
然而,今天的成功不是学院努力的终点,而是新起点的开始。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组织保持先进性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学院时常清醒地全面审视自我,看到不足,找出差距。特别是经过近期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更让学院领导班子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了发展的方向。现在全院上下达成共识,确定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方针是“抓住根本育人才、坚持特色上水平、深化改革创一流”。学院将着力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进一步整合、凝练学科,拓宽专业,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师资结构,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在做好服务地方产业工作的同时,争取高档次的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加强研究生教育,紧紧围绕学校向研究教学型大学发展的目标开展工作;进一步巩固国际办学成果,寻求非中美合作办学班级的国际化办学新模式;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强调教学以学生为本,在全院开展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新风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