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3日,第九届浙江省高校外国语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暨浙江省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在半岛平台致远厅召开,副校长陈爱喜出席开幕式。本次会议聚焦新时代新科技背景下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使命担当、革故鼎新,为外语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指明了破局之路。
开幕式上,陈爱喜致辞。他对与会代表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挚的感谢。他指出,外语学科是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钥匙和纽带,外语教育具有工具性、人文性、专业性、国际性的重要特点和意义。他希望学院教师借助本次机会多交流、多学习,把我校外语学科建设和外语教育教学推上新的台阶。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在线作题为“‘三进’工作与外语教育中国家意识的培养”的主旨报告,他认为“三进”工作在外语专业中具有战略性、创新性和基础性意义,外语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语言能力、专业知识素养和交流才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焦方太在线作题为“勇担使命 融合创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他结合广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强调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对于外语专业的重要性。主旨报告之后与会代表分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2月3日,召开了浙江省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及“三进”虚拟教研活动。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王国银和浙江外国语学院原校长洪岗参加揭牌仪式。浙江省教育厅二级调研员王国银作指导讲话,为浙江省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三进”工作的进一步走深走实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他指出,要坚持“三进”工作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价值导向、知行合一,落实落细压实责任;要优化发展结构,注重创新、经验、启发、开放,打造“外语+行业”深度复合型人才;要加强外语传播,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立足国际视野、架起传播桥梁,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要加强校际间交流,共建资源、搭建平台,共同培养外语人才,发挥外语人才独特优势,实现错位发展,美美与共。
随后,“理解当代中国 知行活力浙江”慕课代表发言。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魏晓红作题为“同向合力,用心践行,共谋发展——‘理解当代中国’教学与实践”的报告,提出多元融合的观点,通过融合各方资源,多角度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任利作题为“英语演讲与口才课程思政创新”的报告,提出开展自助式主动思政为核心的“三动”课堂,构建立体化教学目标,并介绍了全过程CIPP评价模式。浙江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副院长陶伟作题为“基于智能化多语种教学科研平台的‘三进’教学”的报告,提出“三进”教育思政体系需贯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实现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实践平台等四方面贯通。
本次论坛由半岛平台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浙江省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浙江省高校外国语学院院长/系主任联盟、浙江省外文学会共同组织。本次论坛对于浙江省内各外语学院贯彻落实“三进”工作、探索培养多语种复合人才及国际传播人才、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外国语学院院长文炳主持了论坛开幕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