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激情非彼激情
——大学生群体激情的认知与教育
情绪犹如人的信息感知渠道的“阀门”,处于激情状态的大学生,会因感知能力下降,而产生注意力屏障,会对教育者的教育指令根本“听不见”或“听不进”并一意孤行。这时,唯有科学艺术的发出教育指令,才能唤醒群体的感知意识,对群体行为动机产生有效的教育诱导。
群体激情是在同一情景条件下,群体内成员因某种生理、心理需求,相互感染而产生的一种群体需求支配下的激动情绪。大学生因为群体认知同一性强、群体交往频率高、群体间相互影响大、群体行为目标共性强等因素,极易产生群体性需求。大学生需求内容复杂多变,需求欲望强烈而不稳定,在同一情景刺激条件下,心理感染力极强。
大学生群体激情产生的机率远高于一般社会群体。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各地大学城新校区的建设发展,大学生群体规模得到空前急速增大。由于新校区大都远离(本部)老校区,不仅教育管理力量相对薄弱,良好的大学生群体行为规范一时也难以形成。新校区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之间,以及大学生群体内外之间的不适,都可能引发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多数“矛盾”和“冲突”因教育的作用得到化解,但也存在少数大学生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现象。如果这时出于宣泄情绪的需要,甚至借助网络发表偏激的情绪化的言论,极易引起大学生产生消极的群体激情,从而影响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健康发展。
无论何种激情,其本质都是一种情绪状态。情绪与情感的差异之一是,情绪主要受生理需要支配,情感则较多的与社会性需要相关联。青年大学生的情绪发展处于不稳定向基本稳定过渡阶段,具有情绪易偏激、爱冲动等特征。大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的原因,除去个体气质性格因素差异外,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特定的脑生理发展特征密切相关。
另外,大学生群体相对于一般的社会群体,具有相互交往频率高、相互影响和人际吸引大、相互关系持续时间长、群体认知和群体目标共性强等群体心理特征。无论是正式群体或非正式群体中每个人的言行,因群体内直接联系,相互接触交往影响产生的行为刺激,其行为心理相对于群体其他个体成员,都构成特定的群体心理情景。在同一群体情景和同一需要作用下,群体内某个个体产生激情时,会引发邻近的人产生同样的激动情绪。
随着群体中去个体化的产生发展,这种群体心理情景,对个体的心理感染影响会逐步增大。其中大学生群体激情在这一心理机制作用下,其感染的速度和力度远远大于大学生的其他行为心理。当大学生个体产生某种需求或引发得到其所在群体成员的认可,即使需求行为并非反映大学生群体内所有成员的愿望,只要一旦被群体核心成员心理认同,也会对整个大学生群体产生被“点燃”的激发心理效应,使大学生群体行为在激情支配下趋向冲动,即使是性格冷静的大学生面对“群情激动”的群体,也会“热血沸腾”起来。这时大学生群体成员的个体个性、个体意识往往趋向弱化乃至失落,产生显著的去个体化心理效应。这一情景作用对大学生个体行为认知能力不是促进,而是意识水准的降低。大学生群体激情的心理机制说明,即使是积极的大学生群体激情,也难免产生负面心理效应。
大学生群体激情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特性。
积极的大学生群体激情是激励大学生努力学习,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奉献人类的重要情绪情感动力。但是大学生群体激情对自身道德建设的消极性影响同样存在,尤其是当群体激情被不健康情感支配,失去理智时,不仅弱化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还会使不道德行为扩大化,因为处于群体激情状态的大学生个体,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去个体化”意识,减少降低自身行为的道德约束感,特别是微观范围形成的非正式大学生群体成员,会表现出个体单独时不会表现出来的行为,即一个人平时不敢做的事,和群体成员一起做起来会感到无所顾忌。因为这时行为的责任主体是整个群体,个体认为其行为是隐匿于群体中可以不负责或少负责任,个体在违纪时会畏惧纪律的惩罚和担忧自身利益的伤害,而群体违纪时这种畏惧感和担忧心理则会大为降低。处于群体激情支配下的大学生群体成员,对纪律规定会表现出“无所畏惧”,出现暂时或瞬间的道德认知模糊,道德感知迟缓乃至麻木,道德感悟低下的状况。即使少数大学生持有较清晰的道德认知,往往也会迫于群体的心理压力,为了表示对所在群体的顺从,也会放弃正确的道德选择判断,使大学生群体道德水准在特定时空下发生难以置信的下降。这一心理过程说明大学生群体激情对于大学生道德行为发展有着消极和负面作用。
处于激情状态的大学生,会因感知能力下降,而产生注意力屏障。
此时大学生会对教育者的教育指令根本“听不见”或“听不进”并一意孤行。这时,唯有科学艺术的发出教育指令,才能唤醒群体的感知意识,对群体行为动机产生有效的教育诱导。
首先,应始终坚持对各类大学生群体行为实施积极的教育诱导。因为国内外多项群体心理试验表明,在群体认知、群体影响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吸引力、群体沟通等各种影响群体行为的因素中,只要坚持把积极的教育诱导作为群体管理的第一要务,即使上述各项群体心理因素处于不良或较低的水平,也能使群体保持较好的活动水平。反之,放松或放弃积极的教育诱导,不仅群体行为活动水平难以提高,还会降至最低水平。
其次,坚持“活动为主,贵在体验”的教育原则,有效强化大学生纪律观念和责任感。责任感属于情感范畴,支配人的情绪(激情),纪律观念对人的行为会产生有效的规范作用,具有良好纪律观念和责任感的大学生,必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即使处于激情状态中也不会丧失理智。但责任感和纪律观念在大脑中的信息加工方式,不同于(知识)认知信息加工,它依赖于人的感受状况的变化发展,大学生的责任感和纪律观念的形成,依赖于他是否有过“责任”和“纪律”的体验,并依赖于这一体验在意识中出现的性质。缺乏这一“体验”的人仅凭责任和纪律的教育说服,只能停留在对纪律和责任的表层理解,唯有经过“体验”才能产生良好的纪律责任感悟,才能形成纪律和责任意识。而这些“体验”必须依赖于有内容的活动载体,必须坚持活动为主贵在体验的原则。
再次,尊重大学生个体道德的独立性,优化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健康氛围。依靠建立良好的大学生群体行为规范,利用群体心理压力和个体从众心理机制,促使个体对集体的服从,以保证群体行为活动的有序有效。这一长期使用的教育管理方法,今天面对个性各异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其局限性是不利于促进大学生个体道德意识的独立发展,也不利于个性的完善。因为个体道德行为过度依赖群体,并以群体规范个体行为时,个体意识会相应弱化并最终造成个体道德承担的失落。
相反,只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体道德独立性,其道德承担意识也必然随之产生。由无数道德独立鲜明、道德承担意识强的大学生个体构成的群体,不仅群体行为是健康的,产生的群体激情必然是被健康情感支配,更重要的是,大学生道德独立性得到有效健全发展,也有利于弘扬大学生的道德勇气,对完善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的复杂与强烈,大大超过历史上同龄大学生。大学生的群体激情及其动力方向的不确定性亦相应复杂多变,教育者忽视大学生群体心理需求,对大学生群体行为反应迟缓,极易使大学生群体动力处于失控状态,大学生群体激情一旦激发就难免发生道德行为失误。所以,热情支持关心大学生群体活动,并对大学生群体活动的心理行为保持教育者应有的敏感,是做好大学生群体激情管理的前提。(安徽铜陵学院 刘星期)
《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2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