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理论”宣传,关注“和谐”话题,营造“和谐”氛围,展望“和谐”未来。
构建和谐社会——全年宣传的主调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被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这是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后,再次把人们的目光集中在“和谐社会”上。
而2004年的一些影响巨大的举措,如: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宪法地位被明确,保护人权、保护私有财产等也被写入宪法;三部重要党内法规相继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文件,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等,充分说明,构建和谐社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主题词和执政党重要的政治议题。
因此,2005年新年第一期“理论”,将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2004·学术前沿论坛”对于和谐社会的大讨论,以《通向和谐社会的路怎么走?》为题定下了全年本刊的宣传主调。
和谐社会的构建范畴——人、自然、社会
2004年的最后几天,印度洋地震、海啸,几十万条生命被从地球上轻轻抹去。这让我们警醒:科技日新月异,而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仍然无能为力,瘟疫、战争、天灾、人祸此起彼伏,层出不穷,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吗?本刊一月份的随后两期,继续以“视野”栏目为大的背景依托,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硕教授撰文的《敬畏自然,向生命说“是”》和中国人民大学焦国成教授的《守善寻本,雕塑和谐社会中完善的人》,把和谐这一主调推而广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及其与社会的和谐,从而给构建和谐课题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全人类这一更为宏阔的透析视域。
和谐社会的未来勾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一个和谐的大学生群体,不仅是形成当前社会和谐主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更是将来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从一月底,立足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我们承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推出“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专题四期。分别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视野背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发挥各类课程育人功能的途径以及长远战略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
和谐社会的界定——理论升华与经验借鉴
2005年春节过后不久,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进一步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进行第20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再一次被执政党所重视和强调。借着这一契机,我们的“视野”栏目回到理论层面,进一步展开了对于认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探讨。本报记者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的对话《认识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和谐社会理论升华作出了详尽的阐释。之后的三期内容,我们结合到实践层面,分别刊发《新自由主义帮了谁害了谁》、《实现改革攻坚的六大战略转变》、《我们的发展向国外借鉴了什么?》,以国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参照,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自身的发展进行反思和探索。
和谐社会的奠基——教育的发展
作为在社会系统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担当什么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是我们进入到具体的教育实践领域内进行和谐社会构建探讨的重要内容,四期“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专栏”,为教育领域内如何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找到自己的发展之道给出了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奠基作用、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重视青少年作为和谐社会基石的道德能力的建设及拓展和谐社会建设中教育发展的空间。
和谐社会的构建指导——社会建设理论
同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要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要注意研究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借鉴其积极成果。为此,我们从教育领域转到社会建设领域,推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专题,力邀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政要人员,对此展开讨论。这是一场真正具有全球不同视角交汇的大讨论,也是荟萃名家和公众最多的讨论,《治理的革命:东西方视野交汇中的社会建设》、《科技进步与社会和谐》、《贫困难题与社会和谐》、《以同一信念期待世界多彩明天》四篇综合报道,几乎涉及了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尤其可贵的是,它集中了几乎来自全球、发展程度各不相同的国家和地区建设者的直观经验。
和谐社会的立足点——人自身及各种关系调整
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调整,离不开人自身的和谐。与“社会建设”相对应,我们刊发六期“构建和谐社会系列话题”,分别从和谐心态、生活质量、和谐精神的生态文化内涵、人本身建设、社会救助、传统和谐文化六个方面,探讨个体如何营造自我的和谐空间,从而与整个社会和谐相融为一。该专题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和谐社会的前瞻——历史中蕴含的期望
让历史告诉未来,是我们回顾过往的一种期望。昨天、今天、明天三者历时性的和谐,才能让我们拥有良性的发展与进步。今年是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云同志前秘书朱佳木为我们追忆了“陈云对知识分子和教育事业的关心”,一方面让我们对老一辈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另一方面,让我们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了教育事业被老一辈领导人所寄予的厚望和我们肩上这副沉甸甸的担子。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们以《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不朽的文化史诗:延安文化》、《重视历史教育构筑长久和平》,分别从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延安文化对于今天先进文化的启示、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历史教科书与历史教学视角,回顾了那场波澜壮阔的为了和平与正义的抗战,以构建未来世界的和平,来链接时间之维上的和谐。
和谐社会的清道夫——权威专家权威见解
疑惑,是迷惘甚至混乱的源头,这必然是与和谐所对立的。而中国正好处于转型之中,恰恰是疑惑层出不穷之际。为此,我们抓住社会思潮中最热点或最敏感却未知或疑惑最多的部分,充分利用、整合教育界的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让最权威的专家学者对此发布最权威的见解!这就是我们的“本期关注”栏目。“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道路”、“全球化与文化认同”这三期内容,以其“全”、“实”、“透”、“新”,让人感受到醍醐灌顶的快感。
“和谐社会”一期加强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深化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道路”一期明晰了冷战结束后,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巨大挫折、马克思主义遇到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当代中国由于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而显现出了勃勃生机这一独特现象的深层原因;“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则在全球化越来越多地从经济层面渗入到文化与价值层面,一体化与文化认同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的大背景下,寻求面对全球化我们的努力方向。
和谐社会的构建战略——中国发展道路
下半年的“视野”焦点,一方面继续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深化理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十年: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它更以前瞻的眼光,通过对党的执政和国家的发展路径与思路的反思(包括《执政能力:党的建设重中之重》、《中国和平崛起:全新的国家发展道路》和《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发展》),通过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解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共富”,一个世纪课题的求解》),把目光投向了未来,也投向了我们的2006年。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加强宏观调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的同时,着力解决涉及安全、医疗、上学、就业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国行政和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宣传的着重点。我们将更充分地发挥理论的优势,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的探索上,作出扎扎实实的努力。
《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27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