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的一天,在春日和煦的阳光下,学校体育场里传来阵阵欢笑声,加油声也不绝于耳。这并不是在进行什么体育比赛,而是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次特殊的素质拓展训练。说它“特殊”,是因为参加训练的除了同学们,还有他们的导师。活动中,导师小组的成员和同学们手挽手、腿绑腿,伴随着“一、二,一、二……”的口号,一步一步迈向共同的终点。
“和导师们在一起,我们更能够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03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位学生说,“导师是我们的师长,更是我们的朋友,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学者风范时时影响着我们。相对于空泛的宣传,我们更愿意接受导师们的教诲。”
这是西南财经大学近日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一个缩影。导师小组制是西南财大育人的“秘密武器”。专业教师参与到育人过程中,不仅“导学”,而且“导向”、“导心”,做“经师”也做“人师”。这一旨在最大限度地拉近师生距离、营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方式实施半年多以来,得到学生和教师的热烈欢迎。在荣辱观教育中,导师们通过参加讲座、集体活动、团组织生活、社会实践等形式,深入到课堂、食堂、学生寝室、运动场等学生的生活圈子中,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
通过导师小组进行荣辱观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讲授结合了起来,学生也更加容易获得深切体会。该校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尹庆双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本身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要求全方位育人。专业老师们刚好抓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契机,在专业课程上、师生日常交流中,树立学生的服务意识、公共意识。
为使教育更加有效,导师小组分析不同阶段学生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教育。对低年级学生,他们着重倡导团结互助以及勤劳节俭等美德,帮助学生尽快从自己的家庭小圈子走出来,融入到团队中去;针对二年级同学,导师小组则鼓励帮助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让他们亲身劳动,以此感悟社会,甄别是非;如素质拓展活动、流浪儿童调查活动和西部理想行动队等等,对于开始尝试科研的三年级学生,导师组就更注重培养他们以崇尚科学、诚实守信为荣的价值观。
大四就业指导是该校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让每一个走出校门的学生将热爱祖国、诚实守信谨记心中。“这不是一句空话,”尹庆双说,“我们告诉毕业生的,就是如何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在诚实守信方面,我们导师对学生先行引导,在指导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推荐就业的过程中,师生广泛开展交流,我就要求我的学生杜绝自荐书中的不实信息,强调签约一定要守信。”
愿意将心理思想的波动告诉导师 西南财大公共管理学院03级学生 杜晓东
导师们的话我们听得进去。专业课老师在讲课时,对道德准绳等的讲述明显有所加强,他们都选择从各自专业角度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身教胜于言传,专业教师更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对荣辱观的理解也更独特。我们折服于老师的学者风范,钦佩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也乐于与老师进行真诚交流,愿意将各种心理思想的波动告诉导师。
潜移默化 点点滴滴 西南财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尹庆双
作为导师组的导师,进行荣辱观教育,我们不能将自己当作“教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实质性的描述才是我们要做的。我们有一定素养和较为丰富社会阅历,是作为先行者,与后来人分享自己的经验,潜移默化、点点滴滴地影响他们。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有了进一步了解,从而为教书育人提供新的情况,正所谓“教学相长”。导师要进行有效引导,首先必须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有什么困惑,这样的引导才能够有针对性。这个过程中,教师也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5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