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凯,1947年1月出生于浙江宁海。1996年4月至2001年5月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6月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源:2005年12月28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正式成立。近几年来,中央美术学院已经陆续设立了造型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等,现在成立单一学科的中国画学院,从宏观上看,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潘公凯:从徐悲鸿先生创建中央美术学院的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至今,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一直是全国中国画教学的重要舞台,大家辈出。历史上有齐白石、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等,包括后来的卢沉、周思聪,他们既是杰出的画家,也是身体力行的教育家。这样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中国画系,到了当下,面临一个继续向前发展的问题。选择在当下成立中国画学院,不仅是中央美院为适应中国画教学的特殊要求所作出的必要改革举措,也是中国画发展历程中的必然选择。
中国画学院成立以后,将以弘扬中国文化精神、传承中国画本源作为基本方向,在认真研究中国画独特的创作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完善中央美院国画系历经半个世纪所形成的优良教学传统,把中国传统生命智慧与审美精神融入教学大纲中,逐步建立中国画学院独特的学术品格和教学体系。同时,作为一个现代的专业学院,不仅担当着传承的重任,还要以兼容并包的气度,汲取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传承中鼓励创造精神,以更为广阔的视野,重视中国画现代人文的建构,为社会培养有素质、有修养、有品格,并适合当代社会文化需求的中国画人才。
刘源:我们注意到,在谈到中国画的时候,您常常就会紧接着说到中国画的教学问题。在您看来,中央美院的中国画教学传统主要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又是如何影响着建国后的中国画发展格局?
潘公凯:中国画教学问题,特别是基础教学部分,直接关系到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以往几十年,中央美院国画教学的传统有两条线索。主要的一条线索是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以西润中”的思路和方向。“以西润中”就是用西方写实造型手段,也就是用素描来改造中国画,特别是增强人物画的造型能力。另外还有一条线索是齐白石、叶浅予、李苦禅,一直到现在的张立辰等人。这是一条强调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推陈出新的道路。这两条思路在中央美院的中国画教学当中大致是平行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侧重。在我看来,第一条线索代表的“中西融合”或者说“以西润中”在中央美院的历史上起的作用更大些。也正因为此,在中国画教学上,中央美术学院也就与中国美术学院拉开了距离。
我觉得这样两条思路并存的历史状况,也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格局的缩影。从全国范围看,从事“以西润中”、“中西融合”探索的画家人数比较多,尤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比较符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要求。而另一条“传统出新”的思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其重要性正越来越显示出来。其背后的深层问题是全球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问题。这是大趋势。
刘源:那么,您认为在目前多元化的美术格局下,中国画教育有没有面临新的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
潘公凯:实际上,我们的确面临着“中国画教育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大问题?”这么一种质疑。我认为,在近20年中,中国画取得了大踏步的发展,创作上取得了大面积的丰收,中国画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到中国画专业教学,面临着研究传统、梳理学术观点,加强对传统理解、推陈出新的任务。真正的多元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正成为一元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想,里面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要去疏理清楚。要整理思想,找到自己的定位,要研究中国画的边界,深入研究传统。研究传统不仅仅是读一些有关传统的书,在我看来,理解传统的内在精神更为重要。在中国画教学、发展上,我们肩负的任务很重,所以中央美院想建一个平台,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思考,因为中央美院中国画系传统深厚,师资力量相对比较强。我们把国画系转变成为中国画学院,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梳理,为中国画教学、创作发展更好地创造条件。
刘源:新成立的中国画学院的机构是如何组成的?作为一个传承、研究、弘扬和发展中国画传统的平台,准备如何发挥作用?
潘公凯:现在,从整体建构上,中国画学院是在原国画系基础上筹建的。原教师队伍和国画系领导是一个基本班底,目前,中央美院国画专业的学生已达300人,是中央美院目前最大的专业,教师也最多。我们希望不断有新力量补充进来,包括聘请一些校外的专家、学者参加到研究探索的工作中来。我们的目的主要是想搭建一个平台,不仅发挥好现有教师队伍的作用,而且想邀请全国与中国画研究有关的专家学者来参加到我们当中。随着2006年上半年新的教学大楼落成,学院在教学空间上将有所调整。在我们看来,中国画学院不仅是中央美院的事,也是全国中国画界的事情。所以,我们会加强和兄弟院校的合作,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获得来自同行各界的理解支持,共同推进中国画教学和中国画发展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