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18年育人心得、凝聚200位教师辛勤汗水的《班主任耕耘录》精华版正准备出版。闻着书墨芳香,80岁高龄的首任班主任李珮莹教授感慨万千:“班主任工作琐碎而平凡,我们为什么能紧握接力棒18年不动摇?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信念——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记者一口气读完这些班主任18年来的记录后难以入眠。这既是一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学生思想史,也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手册;不仅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期的真实缩影,更是今天怎样当好教师的生动教材。梳理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班主任工作轨迹,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启示一:由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有利于发挥课堂育人作用
早在1987年,上外英语学院就率先在全国推出班主任工作制度,并对其职责范围和考核办法作了相应规定,同时明确班主任须由精读课教师担任。对于英语系而言,精读课是主课,任课教师几乎天天与学生接触,自然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最大。于是,由精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制度一确立便延续了18年。
每个新学期开学,由院长亲自聘任的班主任都会收到三份“礼物”:一是《班主任职责规范及考核办法》,让每位班主任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二是四年一本、接力记录的《班集体工作手册》,可以撰写班集体日志,也可以进行教育叙事;三是每学期印制一期的《班主任耕耘录》,将一学期中最有感触的心得和经验汇编成册给班主任分享。
班主任在精读课上创造了许多结合教学的教育方法受到学生的欢迎。如坚持18年的课前10分钟“英语话题辩论”,话题在学生交流中产生,通过对“爱”、“人际交往”、“生命价值”等一系列热门话题的辩论与探讨,完成了学生自我教育、教师适时引导与点拨的互动过程。还有,已成惯例的每天两小时“谈心时段”也是一种创新手段,许多班主任告诉记者,与大学生谈心,大多先由学习问题入手,然后在信任和宽松的氛围里才会逐渐“蔓延”到生活、情感或思想困惑上来。
启示二:班主任开展学生思政工作在变与不变中求“真经”
18年来,英语学院及学生思想都因社会转型而发生着很多变化。首先,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以前由12名学生组成,进行小班化教学,而现在却是30人规模的大班;其次,伴随着新校区建设、学分制推进,出现了“同班不同学”的现象,给班级成员在时空上的管理带来难度;还有,随着社会转型,家庭贫富背景、农村与城市差异开始显现,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及心理状况都有所改变。
应对这些变化,班主任们在变与不变中求“真经”。2001年,迁入松江新校区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较早地探索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英语学院围绕学校制定的目标,结合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推出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条例》。角色名称变化了,可导师们的责任更重了,他们经常开展新形势下的集体“备课”,研究如何将专业指导、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将自己的触角从教学延伸到科研、生活、社会服务与实践等各个环节。除此之外,随着年轻导师不断加盟,受学生欢迎的交流方式也日益增多。如今,导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后一定会留下手机号、电子邮件地址、QQ号,短信、网络、博客成为联系师生的新桥梁。
然而,最传统的记录方式却始终没有变。制度明确规定班主任每次任期为一学年,大学4年,每名学生将都能接触到4位班主任。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帮助新班主任迅速了解班级的基本状况呢?这就是《班集体工作手册》存在18年的理由。班主任们在《手册》中记录下集体中发生的故事、每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还有学生们对学院管理工作的意见。与《手册》的琐碎相比,《耕耘录》更具有提炼和反思价值。每学期结束,每位班主任都会对一学期中印象最深刻的“成功与失败”、“成效与教训”进行反思,并通过育人案例的形式撰写成文,由学院统一汇编成册。这种方式让班主任之间实现取长补短、经验分享,避免了许多“弯路”。
启示三:主课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三支队伍形成合力
班主任们用18年的实践经历证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绝不只是学生工作部门和辅导员的“家事”,确立起全员育人的长效工作机制,跳出学生工作系统的小循环,形成高校德育的大循环至关重要。
记者调查后发现,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重业务、轻思想,重教书、轻育人,重物质、轻道德,重管理、轻服务等现象,英语学院积极创造合理的工作机制和环境,努力促使主课教师、思政教师和辅导员三支队伍形成合力。
学院不断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搭建起三支队伍的教师共同切磋交流的大平台,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研究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努力做到博学业精、博雅中外。同时要求三支队伍尤其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律、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方面知识,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并出台《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会上推广了英语学院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经验。